自從《Carol》包場活動後,我變得較為「入世」,想要多了解網路上的年輕朋友。我有幾場小飯局,不過這是第一次坐了飛機遠行,還打擾別人借宿。為了避免內文出現不必要的影響,這兩位朋友以路人甲、路人乙代稱。
這次起因是今年農曆年後我一直都在計劃著親自到對岸去辦理支付寶的實名認證。並不是我喜歡上淘寶買東西,而是學習運用它的收款功能。這個金流系統和另一種型態的書寫有關,屬於華文「自助出版」範圍的一部分。且讓我實驗看看,不同路徑有那些風景。
網路上多的是台灣人糾團去實名認證的開戶經驗談。不過台灣人涉及的兩岸詐騙事件日增,沿海城市的銀行對開戶作業愈加謹慎。經過幾次請益路人的意見,我乾脆飛到路人的地盤,至少北京的銀行尚未被職業開戶團攪亂氣氛。
到別人家裡作客,還麻煩對方全程地陪。如何準備這份謝禮讓我想了很久:那些東西最好是現在用錢買不到的。我準備了四個主題,儘量重現當時歷史:
- 2017/4/15《日常對話》贊助包場活動:電影海報、電影票、德國的干貝熊QQ軟糖、西門町童年地圖。
- 2016/12/10 凱道婚姻平權音樂會:阿妹贊助,聶永貞設計的小旗子、我在現場手持修民法反專法的標語牌。
- 2014年台北同志遊行:「自由戀愛・平等成家」的彩虹T恤、狗與貓的彩虹吊牌
- 其他:【拉子時代】提到我從小就有的「王子麵」,以及很有歷史感的橘色格紋長衫
衣服功能繼續異地發揮 |
「1998年8月下旬,我和Cherry最後一次國外旅行作為分手的紀念,我們去了洛城與芝加哥。行程中我買了這件橘色格紋長衫,只因我看到標籤是Made in Taiwan。很奇妙,當時橘色並不是我習慣的選色。現在我就穿鑿附會:這是個預言,未來有個叫Orange的人會出現,而我會用她的名字,成為Orange。」
Fruit無法陪我出行,她帶我向媽祖祈求旅程平安。雖然路人提過四月份的北京氣候宜人,但是我半個月前每天觀察空氣品質和溫度,非常擔心怕冷又氣管敏感的我不能適應。沒想到這三天清爽到可以看見藍天,最熱的時候可以只穿短袖。
只是我對極度乾燥的空氣感到訝異。剛一打開行李,像是在梅雨季曬衣服,每件衣服摸起來都是潮濕的。沒多久,它們就乾透了。所有布織品摸起來像是剛從烘乾機拿出來,卻沒有熱度。但是我的嘴脣少掉知覺,一覺起來不曉得長了多少細紋。
此次北京行的主要任務是去銀行開戶,開了不只一家。第一家是去「富邦華一」,來自台灣的理財經理特別在貴賓室接待。可愛的笑容讓人放鬆,好像還煞到路人放花癡。但是我最後大意問起開戶需要存款嗎?沒想到她一開口就要一千元人民幣,我的心臟不正常地抽動好幾下。接下來幾家銀行,我絕口不提存款,別人也不要求存款。
接下來其他銀行都由兩位路人主導對話,耳拙的我大半時間是聽不懂他們快速的京片子到底在講什麼。有一家銀行要求工作證明,路人不高興地說她先前電話問過是不需要的,率性地轉身帶我再去別家銀行。
填寫資料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手機門號,銀行櫃台當場就發簡訊,看你是不是真的持有這個門號。我覺得到北京辦門號很麻煩,寧願多花一點錢在中華電信辦跨區的環球卡。
當地的手機支付非常普及,搶先的支付寶納進了主要品牌行號,後起的微信支付則滲透到生活細節。傳統菜市場每個攤位都用尼龍繩掛著QR Code紙牌,老闆娘報出這一袋菜的價格,顧客就在手機上按出數字,讓老闆娘看一下確認,顧客就往QR Code一掃。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已經內化到如同刷牙脫鞋般自然。我在機場看到有人買咖啡,雙方的開場白:「你掃我,還是我掃你?」我還沒機會使用,第一次出手可能會很笨拙吧。
中間是長瘦型的絲瓜 |
北京人口比台灣還多,再加上地方大,很多設施規模都很龐大。不論是停車場還是市場都比台灣大三四倍。水果攤上的橘子或水梨都有四五個不同的品種。路上常見許多工地錯落著好幾組黃色的機械吊臂,既使是已開發的大都市,還是有很多建設工程。不過我很訝異當地高樓棟距間隔很大。他們說是建築法規要保留自然日照的空間。我懷疑台灣的保留日照空間是不是標準不同?因為我們的大樓間距好像都蓋得太近了。
他們也提醒了我,依中國的共產制度,土地屬於國有,人民只擁有地上建物,可以想像都市更新有其特別的效率和一致性的樣貌。說到一致性,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中國沒有電影分級制,(檯面上)不分大人小孩都看一樣的電影,只剩下闔家觀看的商業大片。
最後是一點心裡的擱瘩。在北京入境,分成兩種通關路徑,一條是外國人,一條是中國國民。我的直覺是往外國人的排隊入口。可是那裡多半是白人,剛好也沒有日本、韓國的旅行團。我想問現場的制服人員,還沒開口,就聽到一群講著閩南語的婆婆媽媽走進中國國民的排隊線。這我就懂了,只能跟著排隊。我在櫃台拿出護照和卡式的「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証」,他們根本不碰護照。不過換個角度,對岸來台灣用的是「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証」,兩邊用通行證隔出一塊模糊空間。我不曉得為什麼將通行証簡稱為台胞證?就讓通行証是通行証吧。
飛回桃園機場看到立牌區分不同通關路徑。兩岸各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我不曉得維持不同觀點的空間又有多少?這個立牌突然讓我產生奇奇怪怪的聯想,大概因為它像是個短期使用的臨時立牌,不知中長期的規劃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 敬請留名字(名稱)讓我可以有機會記得/認得你 :)2.用手機留言容易被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沒關係我晚一點會把它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