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電影常用人名作為片名,因為這個角色代表這個故事焦點。《Carol》是個被深深著迷的對象,《Una》則是被往事不斷折磨的人。
魯妮瑪拉擅長飾演被誤解、被傷害的女性。骨瘦如柴的背肌象徵她承受的折磨。這部戲裡的乳環,不是用來服務養眼,或只是表現主角的沈淪放縱,而是點題她用更多的痛苦去超越痛苦,用沈淪去墊底過去的污名。到底誰是恐怖舊情人還沒個定案。Una聽起來就像是中文發音的「污名」,對比男主角事後隨手改名換姓,由過去的 Ray變成Peter。
執迷的女性常被稱為瘋女人,尤其她所質疑的對象是個看起來善良、有地位、情緒穩定的男性。這個社會很容易判定瘋女人無理取鬧,言論不足採信。Ben Mendelsohn(班曼德森) 相當成功地詮譯男主角,他那張看來忠厚老實的表情,把觀眾一路軟化到道德的邊緣:他「真的」愛過當時未成年的Una。
電影是從舞台劇改編,角色張力已有鍛練,不過電影語言也頗有看頭。Una找到Ray工作的地方,鏡頭從Una的雙眼帶到Ray站在一片倉儲貨架前。我從網路找到別人不知何處來的截圖,這場景很具象徵意義了,倉儲就是記憶的堆棧處。兩個人常在貨架之間不斷走動,或是藏匿在倉儲區裡某個空間對話,尋找某段記憶。
前半段大部份的人會相信Ray的說詞:他不是戀童癖是真心愛著她、對現任老婆完全開誠佈公、那天他有回頭找她⋯⋯他的說詞其實在雙方的對話裡有可疑的蛛絲馬跡,觀眾可能要看第二遍才會清楚伏筆。
最後一場戲是個大轉折,不死心的Una又追到Ray的新住家。有些人心裡可能咒罵:瘋女人別鬧了,讓對方過新的生活吧。Una借來一件全白洋裝,像是破敗的洋娃娃。Ray回家改穿上下全黑,掩蓋格子襯衫原有的忠厚老實。Una接著意外地闖進一間夢幻公主屋,身影像亡魂般投射在鏡子裡。房間的主人回來,雖然對話很精簡,但是真相昭然若揭。Una終於帶著答案離開,最後一幕鏡頭拉開,房子二樓窗後有個黑色的人影。
這是魯妮瑪拉的主場電影,再度證明她是個沈著內斂的演技派。我希望她可以有更多全力發揮的作品,未來片商和媒體可以減少在她的身體上做文章,多談一點演技。
(這部電影沒有女女情節,只是回應片商邀請試片)
同場加映「不足採信的瘋女人」,大家省思對受侵害女性的偏見
- 《Hard Candy 網交陷阱》(2005):Ellen Page(艾倫佩姬)對戀童癖的態度比魯妮瑪拉更激烈
- 《Death and the Maiden 死亡處女》(1994):Sigourney Weaver(雪歌妮.薇佛)緊咬Ben Kingsley(班·金斯利)是強暴犯。Roman Polanski (羅曼·波蘭斯基) 的作品,不曉得他拍攝時,對自己的案件有什麼感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 敬請留名字(名稱)讓我可以有機會記得/認得你 :)2.用手機留言容易被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沒關係我晚一點會把它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