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0

Let's Talk About Marriage Equality

有天側聽到鄰桌一群上班族聊到同志婚姻的話題,從對話內容恰恰顯示出年齡與支持度成反比的社會縮影。

年紀約莫五十的男子認為同志婚姻合法化,產生「鼓勵」同志的負作用,因為小孩以前只看到一男一女結婚,現在看到兩個男的,或是兩個女的,有些人就會脫離傳統。

2013/11/29

Elizabeth Bishop and Suzanne Bowen - part 3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70

2月中旬,伊麗莎白寫信給Baumann醫生,提到自己很想離開巴西,然而Suzanne卻想留下來,雖然她在鎮上的生活並不十分順利。伊麗莎白還提到,她越來越懷念和蘿塔往日快樂的時光:

...X.Y. (指Suzanne) likes it here, I can't see why - well, I think she likes all this building, and re-constructing -I don't; I just want things done, and peaceful, and a little order at last. (Suzanne想留在巴西
...If I get that award, I thought it might be enough to make a quick trip to the U.S. I need some dentistry, eyeglasses, medicines, and certainly I need a change. I'm afraid X.Y. would object strenuously. (伊麗莎白想回美國,但Suzanne不想回去,後來伊麗莎白推出嚇人的陰謀論)Well, we'll see, and it probably won't happen, anyway. In fact, I see no end to it all. 
I try to keep remembering that I had about 15 really happy years until Lota got so sick - and I should be grateful - most people don't have that much, I know. But since she died, Anny (Baumann醫生的名字)- I just don't seem to care whether I live or die. I seem to miss her more every day of my life. (對蘿塔懷念日益加深) I try hard to live in the present, as everyone always says - but the present is so hideous to me. I wish I could shake all this off and enjoy things a bit more - but I can't seem to. I must get out of this country, and never come back to it. X.Y. doesn't understand this at all, of course, and I don't talk about it, naturally.....

2013/11/20

Selma Lagerlöf is on Google Doodle today

今天的Google 首頁塗鴉出現「騎鵝歷險記」(尼爾斯奇異記行),紀念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位女性得主Selma Lagerlöf,我忍不住提醒各位,她也是我們的拉子前輩,請見本部落格2009年的介紹:Selma Lagerlöf

2013/11/14

Elizabeth Bishop and Suzanne Bowen - part 2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69

不知是伊麗莎白生性漂泊,過不慣日復一日的生活,還是舊金山的日子走調到令人無法容受,她開始盤算著回巴西的計劃。

先是年初出現大規模流感,她和Suzanne先後病倒。

2月份,伊麗莎白經歷最刺激的訪問。不是她接受訪問,而是Suzanne幫她牽線訪問到黑人平權人士Kathleen Cleaver (1945~)。對方是位年輕、聰明、高學歷的黑人女性,她與先生都是Black Panther Party (黑豹黨)決策層。黑豹黨主張以槍械自保,在黑人平權團體中歸屬於激進組織,常受到警察單位通輯。當時她先生關在獄中,她躲藏於伊麗莎白同一條街底。


2013/11/08

Elizabeth Bishop and Suzanne Bowen - part 1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67

蘿塔為什麼會去世?不同的資料有不同的寫法,根據醫院解剖,蘿塔的消化系統只發現Valium(煩寧),這是短期抗焦慮用藥,據說就算服用過量亦不足以致死。然而那天清晨蘿塔手持的空瓶卻是鎮定劑Nembutal(戊巴比妥),瑪麗蓮夢露就是大量服用Nembutal而死,但是沒有證據顯示蘿塔體內有高劑量鎮定劑。自殺一詞顯得疑點重重。

Baumann醫生告訴伊麗莎白,蘿塔是因為累積多年疾病而死,並非伊麗莎白造成蘿塔死亡。伊麗莎白為蘿塔之死深感良心不安,情緒非常不穩,需要朋友陪伴。她甚至後悔那天沒有為蘿塔下廚,因為公寓太小,帶她在外面用餐。伊麗莎白知道蘿塔最喜歡她的廚藝,她沒下廚,會不會蘿塔以為不受歡迎呢?

Baumann醫生認為伊麗莎白一時無法面對蘿塔親友的批評,建議她暫時不要回到巴西。Baumann還認為伊麗莎白需要更強烈的感情支持,於是主動通知Suzanne聯絡伊麗莎白。我讀到這裡,怎麼覺得巴西的心理醫生,美國的心理醫生都在伊麗莎白的感情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

兩人聯絡上,討論未來計劃,10/18決定一起移居到舊金山。

2013/11/06

Rio de Janeiro will host 2016 Summer Olympics

差點忘記下一屆夏季奧運將在里幾熱內盧舉行。雖然稱是夏季奧運,其實比賽期間正是當地的冬季,里幾熱內盧繼墨爾本及雪梨之後,是南半球第三個主辦夏季奧運的城市。

寫完伊麗莎白和蘿塔的故事後,我對這個城市的景觀變得較為敏感,看到他們為申奧拍攝的影片,每看到蘿塔的濱海公園出現,總令人既欣慰又感傷。







2013/10/31

Elizabeth Bishop and Lota - part 5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66

電影無法改變悲劇的結局
*11/1補充電影片段:伊麗莎白去醫院探視蘿塔,片尾伊麗莎白朗讀One Art

伊麗莎白一到西雅圖就後悔了。大學安排住宿,但是路程太遠,她不會開車,只好自行投宿於學校附近的旅館。她拼命寫信,一開始就寫了十封信給Lilli,不過這位北歐女子沒興趣當她的筆友。伊麗莎白一定也寫信給蘿塔,但是信件全未留存。伊麗莎白寫給友人,她在信中承認,她很想逃回巴西,一想到蘿塔的刺激,她決定努力忍耐。

伊麗莎白用3,000元買下Ouro Preto的老房子,花光了她的旅行預算。她在大學任教一學期有7,000元收入,擔任教職也是出於現實考量。

Lacerda失去政治舞台,針對蘿塔的攻擊陸續出現。有記者說她任內去歐洲旅遊四次,其中一次竟滯留四個月,大大浪費公帑。蘿塔氣得公開辯解,她近年只去過歐洲一次,自己負擔旅費,她在1963年之前是無給職,之後雖有每月津貼,僅相當於民間同樣職掌的四分之一薪水。她經常超時工作,最長的假期是兩個星期的病假,為了治療從公園感染的傷寒。她失去原本的事業,原本在市區的房租收入,以及多年來的悠閒生活。她辯解的目的是想澄清Lacerda沒有藉機偏袒朋友。

2013/10/30

Elizabeth Bishop and Lota - part 4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64

軍事政變後由布朗庫擔任總統
*10/30 補充基金會成立時官方照片; 11/1補充電影片段 伊麗莎白看著公園高入雲端的電燈桿

古拉特是第一位訪問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巴西領袖,在60年代冷戰的氣氛下,他馬上成為美國眼中釘。加上巴西經濟極度惡化,巴西軍方附和反對黨派勢力,還有美國撐腰,3月31日以軍事政變推翻古拉特。

軍方領袖Humberto de Alencar Castelo Branco 布朗庫 (1897~1967)獲國會授權就任總統。不少人認為去除左派力量,獲得外資援助,國家經濟情勢能夠好轉。

5月,蘿塔難得放下工作和伊麗莎白去義大利旅行,只是蘿塔掛念太多,旅程的後半留下伊麗莎白自行前往倫敦,自己早早折返巴西。

蘿塔的政治敏感是正確的,新總統並沒有還政於民的傾向。蘿塔擔心改朝換代會影響公園未來的開發和營運,她計劃成立基金會,並為公園爭取成為國家級資產,讓基金會以超然地位專責為公園服務。為了推動立法成立基金會,蘿塔無止盡的工作項目增加了遨請藝文界聯署和請願。

公園幾近完成的景像 

2013/10/29

Elizabeth Bishop and Lota - part 3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61

可能是蘿塔在工程初期的留影
蘿塔的人事令於1月20日開始生效。公部門職員還不知道怎麼應對這位長官。他們以為這是新任州長為了人情,提供給有錢朋友不支薪的榮譽職。而且這位長官還是沒結婚的沒工作經驗的女性(而且她的拉子身份在社交圈是公開的秘密),在兩性平權不彰的時代,她面臨的阻力可想而知。

Flamengo 濱海公園開發案其實已獲核准,蘿塔和叔設計界的朋友討論過原本的內容,激發出更好的願景,調整開發案內容。蘿塔並不是建造一座美麗的公園而已,她希望這是一座多功能的休閒各教育場所,不論是小孩、大人,都可以從中提升生活品質。半個世紀前,她從紐約中央公園的經驗體認到公共空間對城市的重要。

考量Lacerda任期的時間限制,以及她求好心切的天性,她必須要逼迫公家單位加快腳步。但是官僚文化豈是立刻改變,事必躬親的結果就是投入更多時間。

1959年Flamengo Park未開發前的景象

2013/10/28

Carlos Lacerda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透過Carlos Lacerda (1914 ~1977)的政治生涯,可以多了解巴西的政經發展發展。他是蘿塔的老朋友,他擔任州長後指派蘿塔推動Flamengo Park建設。但是巴西不穩定的政情,以及僵化的官場文化,讓蘿塔在開發Flamengo Park過程中倍感艱辛,也完全改變伊麗莎白在巴西的生活。

 Lacerda 終究沒有實現當選總統的美夢,蘿塔因為他而間接斷送的性命,Flamengo Park成為他們的紀念碑,憑弔遺憾的結局。

Carlos Lacerda

2013/10/27

Elizabeth Bishop and Lota - part 2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55

1955年8月第二本詩集Poems : North & South – A Cold Spring在美國上市。由紐約畫家好友Loren Maclva設計封面。

第二本詩集

第二本詩集題詞獻給Baumann醫生,伊麗莎白很感謝醫生鼓勵她到南美,除此之外,她還送給醫生巴西風景水彩畫作,這幅畫的尺寸是伊麗莎白畫作中最大的一幅。

伊麗莎白畫作:Brazlian Landscape

2013/10/26

Elizabeth Bishop and Lota - part 1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0/30補充1952/3/16伊麗莎白送給蘿塔的生日畫作,1951另一張角度照片,初抵巴西電影劇照,與爐子相關三張照片

依麗莎白自認在Anny Baumann醫生專業的堅持下,決定獨自環遊世界。其實Baumann醫生對於治療伊麗莎白心病已別無他法,至少走出紐約可以試探出路。

1951,伊麗莎白

1951,另一個拍照角度
1951

她於1951年11月10日搭乘SS Bowplate往南航行,巴西是環遊世界的第一站,當地有她一位舊識,以及瑪麗和蘿塔的陳年邀約。她計劃離開巴西後,接下來於1952年1月26日繼續前往阿根廷。

下面這張伊麗莎白的船艙內即景,不知是那一次旅程完成的畫作,很符合她喜歡慢板旅行的風格,艙壁上有個視窗,可以望見一小塊凝結的碧海藍天。

伊麗莎白畫作:Cabin with Porthole

在航程中認識一位外表引人的女乘客Miss Breen,年約70,身高六呎(180公分),一頭波浪白髮。伊麗莎白將Miss Breen寫進詩作:”Arrival at Santos”,刊登於1952年6月21日The New Yorker。但是詩裡沒多提Miss Breen的故事。她在底特律擔任女子監獄的主管長達26年,退休後一圓旅行的夢想。

2013/10/25

Elizabeth Bishop - Lota and Mary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電影裡曾經相處愉快的三個女人

伊麗莎白將要到達巴西會見她這一生最重要的人物,經歷一生最快樂與最痛苦的時光。瑪麗不知道她與蘿塔原本安穩的兩人世界即將改變。

這裡要先介紹伊麗莎白到來之前的故事....

漫畫傳神地表達蘿塔的特質
蘿塔於1910年3月1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比伊麗莎白年長一歲。全名為Maria Carlota de Macedo Soares Costallat,伊麗莎白稱她是有很多名字和很多姓氏的女人。

父親José Eduardo,來自名門望族,家族中有人擔任大使,有人從事律師,與巴西政治多有淵源。父親年輕時派駐歐洲的海軍中尉,母親Adelia Oak Costallat,她的哥哥是Benjamin carioca Costallat,是巴西知名的記者及史料編輯。蘿塔家中還有個妹妹Marieta。

她父親於1912年退伍,舉家遷回巴西,成立報社The Impartial(公正報),此為Daily Carioca(卡里奧日報)前身。他在1915年(一說1918年)買下位於里約熱內盧州山城Petrópolis(彼得羅波利斯市)的Fazenda Samambaia (大蕨莊園)以及附近土地。

Petrópolis(彼得羅波利斯市)因地勢高,自十八世紀為巴西皇室的避暑盛地,被稱為君王城市。

Fazenda意為巨大的蕨類,Samambaia是指富裕的農莊,此地後來以出產咖啡聞名,台灣有人譯為沙曼巴亞莊園。台灣中譯本詩集則譯為「卷耳別業」。Fazenda Samambaia本身是古建築,蘿塔和母親曾住在裡頭,母親去世後兩姊妹賣掉大宅院,現在被巴西政府指定作為公共古蹟保護。

2013/10/24

Elizabeth Bishop and Robert Lowell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1947

伊麗莎白的第一本詩集受到注目,各方邀約不斷,讓她在文藝圈活躍起來,可是她並不喜歡所有的社交活動,甚至覺得很有壓力。

作家Randall Jarrell (傑瑞爾 1914~1965)1月在他家舉行聚會,安排她與另一位文壇新勢力Robert Lowell (羅威爾 1917~1977)會面,他的第二本作品《Lord Weary's Castle》剛出版不久。

1941年,左邊是Jarrell, 中間是Lowell

羅威爾的氣勢驚人,立即以第二本書獲得當年普立茲詩詞獎,並從9月起獲選為第六任Consultant in Poetry to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詩歌顧問) (後來改稱Poet Laureate美國桂冠詩人)。

羅威爾,1947
伊麗莎白本性害羞,一開始對這場會面緊張的不得了。沒想到這兩人一見如故,討論創作就像在交換蛋糕食譜一般的輕鬆自在。羅威爾欣賞伊麗莎白的作品,認為她是當今最好的詩人之一。他當時正準備和第一任妻子Jean Stafford離婚(她也是文人,1970獲普立茲小說獎),伊麗莎白也還沒完全確定自己的性傾向,兩人互有好感,大有發展成男女關係的趨勢。

10月,伊麗莎白返回西嶼,去海明威前妻Pauline的宅院暫住之前,她特別轉到華盛頓拜訪羅威爾,可見伊麗莎白對他很感興趣。羅威爾在華盛頓擔任國家詩歌顧問的任務之一是邀請詩人錄音,錄下親自朗頌的作品。伊麗莎白便被羅威爾拉去錄音間,可惜她太緊張了,成品效果不佳。

伊麗莎白的確有可能和羅威爾發展為男女朋友,因為伊麗莎白當時不只有女朋友,也有男朋友。

2013/10/23

Elizabeth Bishop and Marjorie Stevens

Elizabeth Bishop 系列文章索引


小開場:

12歲的伊麗莎白
Elizabeth Bishop於1911年出生美國麻州,八個月大,父親便去世,母親深受打撃,併發精神病,終生未能康復出院。她由家族的親戚輪流照顧,雖然衣食無缺,從小失去雙親讓她內心深處對安定生活充滿渴望。另一方面,母親娘家在加拿大濱海城鎮,族人多善航海,伊麗莎白同時也有行走四方的血液。

她體質不好,從小過敏氣喘,一度影響就學。幸好家境富裕,一路供給她至Vassar College主修文學,發揮文學天賦,她更立志成為職業作家。伊麗莎白的酒癮與憂鬱症自大學時代便開始,她面對畢業後不確的人生經常感到無所適從,酒癮、氣喘與憂鬱症交錯出現,一生無法擺脫。

受惠於父親留下的遺產,她畢業後沒有進入職場,與同學到處旅行。1938年與同學Louise Crane落腳至佛州Key West,一起買下位於White Street,624號的房子。兩人當時熱戀中,充份顯示一起旅行和同居是伊麗莎白的愛情生活公式。

兩人最終分手收場,Louise前往紐約,留下伊麗莎白一人。沒多久,伊麗莎白不甘寂寞,找到新的對象。

我就從伊麗莎白1941年起的故事開始說起,她的前半生留待最後再來補上。

1941

1941年春天,伊麗莎白在Key West(西嶼)遇見新戀人Marjorie Carr Stevens。

伊麗莎白一直保持書信和筆記的習慣,但是她和Marjorie的交往卻少有紀錄,因為伊麗莎白1946年刻意把兩人之間的書信銷毀。這也成為她的宿命,她在女女關係裡的文字紀錄很少被保留下來,只剩部份詩作和四周朋友的見證。

Marjorie是有夫之婦,沒和先生離婚,雙方各自生活,她獨自住在Margaret Street(瑪格麗特街) 624號。 她的性格開朗,喜歡下廚開派對,非常具有吸引力。受過高等教育,但對文學沒有興趣,較具有商業頭腦。後來她還與海明威的前妻Pauline合開藝品店。

我唯一能找到Marjorie的照片,是她和Pauline在藝品店前的合照。

Marjorie 與 Pauline

2013/10/22

Reaching For The Moon

巴西版海報是Lota在前面
11/30更新

文章索引:

一連串研究Elizabeth Bishop的努力,源自錯過一部電影

我現在很容易錯過電影節或是影展,除了搶不到熱門場次,還有時間無法配合,以及健康突發狀況。

八月有天翻著今年台北電影節手冊,對其中一部電影一直念念不忘:《璀璨詩篇》,英文片名《Reaching For the Moon》,又稱《Flores Raras》。由巴西導演Bruno Barreto(布諾貝瑞)執導,根據普立茲獎女詩人Elizabeth Bishop(伊麗莎白碧許 1911-1979 )的傳記改編。電影聚焦女詩人與巴西女建築師Lota de Marcedo Soares的故事。

電影中的伊麗莎白碧許由美麗的Miranda Otto(知名作品為《魔戒》)演出。我從來沒聽過碧許這號人物,趕緊在網路上搜尋。依舊沒找到電影的「來源」,但是IMDB的一篇負面評論引起我更大的好奇。現實中的碧許到底經歷過那些故事?


2013/10/03

The Paying Guests is Sarah Waters new novel

華老師新書名是The Paying Guests,所以故事的焦點都在那一對房客身上?

說到書名,Tipping The Velvet, Affinity, Fingersmith, The Little Stranger,這四本書名我覺得很切題,事後回想整個故事,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惟獨對於The Night Watch,我無法參透玄機。Helen與Julia夜遊是一,但這段並沒有強烈到成為全書的重心。還有什麼弦外之音呢?

2013/09/23

Orange, Fruit and Apple

水果家族的蘋果事

(9/24 新增圖解)

連續假期間,我在研究客廳的娛樂科技。Fruit說這時候我就很像Uncle,和我同齡的熟女很少在研究科技。又不是念自然組,也不是從事相關產業,為什麼不乖乖看第四台就好了。

話說2012年6月28日,我們換了一台Sony HD電視,但在她老家一直沒有好好利用,直到今年初我們搬家,重新申請數位機上盒,這家有線電視業者提供不少HD頻道,HD電視的高畫質優點才算開始發揮作用。Fruit的家人很不適應MOD,所以新家選擇客廳娛樂,還是留在有線電視系統了。

2013/09/16

New Sarah Waters due autumn 2014

根據9月13日The Book Seller報導,華老師的新書預定於2014年秋季出版,書名尚未公佈。新聞只簡單提到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2年倫敦,經濟蕭條,社會結構變動。寡婦Mrs Wray和她未婚的女兒Frances,迫於情勢將房子分租。一對白領階級男女房客入住後,為這棟屋簷下的生活帶來衝擊。

不過華老師之前曾提到她的新書將重拾女同情節,而且是愛情故事:
“I did kind of miss lesbians when I did The Little Stranger. I was ready to return! I was looking for a 1920s lesbian story and I’ve settled on a romance – lots of drama and complications, so definitely some lesbians this time.”

只是我不禁想起華老師好像也說過,新書裡的人物會有歇斯底里的妄想行為,像The Night Watch裡的Helen.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曾是歐洲同志社群的黃金時代,至少對富裕的同志而言,確實自由自在,百無禁忌,但是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恐慌為全球動盪拉開序幕。不曉得華老師的新故事歷時幾年,是集中在一兩年,還是像The Night Watch顯現多年的歷史軌跡?新書裡的愛情故事是否呈現對未來的盼望?

我也好奇故事的敘述觀點如何安排,The AffinityFingersmith裡二個敘述觀點豐富故事和角色的層次,The Little Stranger不著痕跡的單一觀點,引誘讀者進入被控制視角的迷宮。不曉得這次華老師要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2013/09/01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trailer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8月下旬正式推出預告片,10月起密集地出現在各國影展,不曉得金馬獎外片觀摩是否正在加緊作業?據說香港己排入片單。

2013/07/22

Netflix may be the new HBO



《Orange Is The New Black》引發的口碑,有點類似當年的英劇《Bad Girls》:女子監獄裡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時抓住主流觀眾與同志社群的目光。 

不同世代的播映平台,帶來不同的衝擊,《Orange Is The New Black》是個重要案例,對於未來同志影視能見度,以及線上娛樂的發展留下很大的研究空間。 

2013/07/18

Dates:girl meets girl


英國成為歐洲第十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未來他們的影視內容應該會更性別多元。最近我看到一部影集《Dates》,以線上交友為主題,每一集以30分鐘講述一對相識的故事,兩個人身份背景可能天南地北,劇情從中擦出火花。其中一集是一對拉子,Erica是華裔,一直瞞著家人不敢出櫃,卻在意外地情況下透露實情。

2013/07/17

P.L.Travers


最近迪士尼推出新片預告《Saving Mr. Banks》,由Tom Hanks 飾演迪士尼,Emma Thompson飾演澳洲兒童文學作家P.L.Travers崔佛斯女士(1899-1996),劇情是迪士尼在1964年改編崔佛斯著作成為暢銷電影《Mary Poppins歡樂滿人間》的幕後故事。



《歡樂滿人間》是迪士尼片廠有史以來獲得最多奧斯卡獎座的電影,原著出版不只一集,但是片廠卻一反常態沒有拍攝續集。

2013/07/07

My cup of Tsai

有時我會跟著Fruit聽一些流行音樂,完全超出我的生活經驗範圍。她說身為老師,不能和學生的生活太脫節,免得沒有辦法溝通。對於饒舌,我至少耳濡目染聽過MC HotDog的專輯。

昨天我們專注溫網女單總決賽,沒有注意金曲頒獎。今天看新聞,我對­葛仲珊獲得最佳新人獎感到興趣,找了這MV,嗯,我有些胡思亂想的念頭。唱者本身帶點中性,但是旁邊的女舞者太火辣,製造反差效果。仔細看歌詞,很有想像的空間。

當我睡覺起來
看到你的簡訊 (*范曉萱演出打電話的女孩)
伸個懶腰, 揉揉我的眼睛
也許, 這是我的 baby
翻成英文叫他我的 main squeeze (* main squeeze = 最好的朋友,但是常用於指有"關係"的朋友, 用"他"字是取中文的去性別字眼)
Or maybe, it could be my homie
長的樣子像 Angelina Jolie
或著 Jolin Tsai, 我的新菜 (*既然都是以女性為例,而且是指"我的新菜",我的胡思亂想不算太過火吧!)

........

2013/06/27

Those Who Made History



84歲的Edie Windsor在伴侶Thea Spyer去世後,被國稅局要求繳交36萬3千美元的稅款才能保住兩人共有的房子。但如果是異性戀夫妻,根本不必付這筆稅。事實上,她們在2007年已經到加拿大取得合法的婚姻資格,老人家決定拼了命,控告美國聯邦政府漠視同志伴侶的權益。在歐巴馬示意政府不再堅持《DOMA 聯邦婚姻保護法》的氛圍下,高等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法官對同志婚姻的權益儘情討論,終於在6月26日以5比4判決婚姻限於一男一女結合違反美國憲法。

美國高等法院判決書原文

9位法官包含3位女性,3位女性全部支持同志婚姻。

特別放上五位支持同志婚姻法官的個人照,表揚他們創造歷史的行動。

Anthony Kennedy
Ruth Bader Ginsburg

Stephen Breyer

Sonia Sotomayor
Elena Kagan




2013/06/26

Hitchcock's Queer Eyes:Rebecca

《Rebecca 蝴蝶夢》(1940)片中的管家Mrs Danvers丹佛女士對羅貝卡的迷戀是40年代最經典的女同情節,電影改編自英國女作家Daphne Du Maurier (姓名譯作「杜.茉莉兒」或「杜.莫里哀」)同名作品.

以前我介紹過電影以及原作者,請參考:


YouTube可以觀看全版影片,請注意精采的電影配樂.如果不想重頭看到尾,可觀賞1:05:00~1:10:00的經典場面.



有人為管家Mrs Danvers特別剪輯MV,雖然配樂過於強烈,但是年輕觀眾可以輕易理解這個角色的壓迫性,讓人喘不過氣來.

2013/06/25

Hitchcock's Queer Eyes:Suspicion

《Suspicion 深閨疑雲》(1941)是台灣影迷對希區考克較為熟悉的作品,由俊男美女Cary Grant(卡萊葛倫)與Joan Fontaine(瓊芳登)演出,瓊芳登因為本片獲得奧斯卡女主角,首創在希區考克導演的陰影下獲得演技肯定。

卡萊葛倫飾演一位愛賭而且手腳不太乾淨的丈夫Johnnie,瓊芳登則是富家千金,不顧家庭反對下嫁花花公子.婚後她發現先生常常說謊,開始擔心他想毒死自己獲得保險金。

電影最經典的一幕是卡萊葛倫拿盤端著一杯牛奶走上樓梯遞給瓊芳登.希區考克在杯中放入一個發亮的燈泡,讓人心生懷疑。


另外一幕是兩人拜訪犯罪小說作家Isobel Sedbusk,晚宴上,丈夫聊天問道那種下毒方式無法追查。根據Suspicious Minds的分析,座上有另一位作男裝打扮的女客Phyllis Swinghurst。

兩人互稱小名Phil and Izzy,女主人對她說“Do the wine would you, Phil?”你來負責倒酒吧.似乎Phyllis是另一位東道主.而Phyllis對男客說"My dear chap",好像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對話,在在都暗示,Phil and Izzy其實是一對拉子伴侶。



2013/06/06

A Long Way To Go

法國的保守團體對同志婚姻激烈反抗,讓我有點訝異。除了宗教上的理由,我不理解反對同志婚姻的爭執點到底是什麼?兩人互相扶持,以家庭的形式共同生活,為什麼得不到國家提供給家庭的保障與輔助?

國外平權組織Freedom To Marry分享許多感人的故事,有一則關於Bill and John,一對男同志一起生活54年,Bill晚年重病,John對他不離不棄。影片後段John朗讀Bill以前寫的情書,他總在信尾註明MTE,意即More Than Ever。影片拍完不久,Bill便去世,沒能親眼見證紐約同志婚姻合法化到來。


另一則是Charlie與Karen的故事,Charlie是職業軍人,不幸罹癌逝世。兩人雖屬合法同志婚姻,但是軍中對過世軍人家屬的福利並未澤及同性伴侶,Karen仍然在對抗同志婚姻的不平等特遇,這也令人警醒,同志婚姻只是起點,還有無數涉及家庭、伴侶、子女的規定,等著一步一步修正。

2013/06/01

Hitchcock's Queer Eyes:The Lady Vanishes

很多影評提到叫好叫座的《The Lady Vanishes貴婦失蹤案》是希區考克成名作,開啟到好萊塢發展的大門

電影劇情很容易讓年輕觀眾連想到《Flight Plan空中危機》,都是在封閉的交通設備中,有人憑空消失,所有人都不相信主角的說詞,主角都被懷疑有精神問題。消失的角色都曾在窗戶上留下存在的記號。

最大的差異,貴婦失蹤案的女主角最後和唯一相信她的男主角成為一對愛侶,而《空中危機》裡喪夫的茱蒂福斯特單槍匹馬解決危機,救回愛女。批註:現代人認為親情力量強過愛情。

貴婦失蹤案在上火車前有段前情。當時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人士來到歐洲某處渡假小鎮,但風雪阻礙車程,大家全都擠在旅館等待,導演趁此介紹每個人物性格。

其中有兩位英國男士Charters and Caldicott,共睡在一張床上,一位還光著上身。現在觀眾非常敏感,馬上懷疑兩人是同志。可是當時的觀眾很喜歡兩人幽默風趣的演出,他們角色居然跨片出現在其他的電影,後來甚至有兩人獨立品牌的廣播節目。按照現在的說法,就算他們在片中不是一對同志,應該也是多元家庭的組合。







2013/05/31

Hitchcock's Queer Eyes:Murder!

《Murder!》(1930)進入有聲電影的時代,情節是希區考克最拿手的懸疑謀殺。

一開場有位劇場女演員被殺死,另一個女演員Diana發現在旁,她不記得事發經過,但也不想脫罪,陪審團判決絞刑。

Sir John Menier是陪審團成員之一,另一個劇團經理,他認為事有奚翹,私下調查發現Diana的男友Handel Fane涉案。

Fane在劇場常以女裝演出空中飛人,Menier查出他殺人的動機是因為對方要公開他不是白人,而是混血族裔(一說是印度裔,一說是非洲裔)。

這個原因現在看來不可思議,依當時種族歧視之風,似有些道理。但是電影專家研究劇本真正想表達的是:Fane假裝異性戀,內心其實是同志。電影不敢直說,卻故意讓他穿女裝,意在言外。種族歧視只是同志歧視的借位說法。

這段影片是案情揭穿後,Fane知道表演結束難逃被逮,決定在最後自行了斷:


「同志是兇手」變成希區考克慣用的手法,但是「為什麼同志成為兇手」,可惜不是大師喜歡探討的題目。

2013/05/29

Hitchcock's Queer Eyes:Ivor Novello


這次的「酷」元素,不是電影,而是演員本身。

Ivor Novello (1893 ~1951)多才多藝,他最知名的成就是作曲家,在一次大戰創作許多廣受歡迎的歌曲。他去世後由British Academy of Songwriters, Composers and Authors (BASCA英國作曲家協會)成立Ivor Novello Awards(英國作曲家協會音樂獎)為各種音樂類型,不論是古典還是流行,表揚傑出的音樂作品和創作人。

晚年面貌
除了音樂事業,他在20年代中期是英國電影界排名第二的俊美男演員,是英國用來抗衡Valentino范倫鐵諾的本土品牌。一開始是法國人在1919年找他拍片,合作的女演員讚美他"one of extreme beauty",後來製片的最大困擾是找不到和他一樣俊美的演員來對戲 "The problem was to find someone as beautiful as Ivor to play opposite him,"。

Ivor Novello
年輕時造型
但以現代的美學眼光來看當時的男演員,真覺得每個人都白晢瘦弱,過於陰柔美。而Novello銀幕表現還特別具有消極的性格,但是女性觀眾最愛看他演受盡折磨的年輕人。有人把原因歸咎於他是同志。

他的性傾向在當時是公開的秘密 "(he) never, on or off the set, especially shy about his homosexual life",20年代的環境對同志不至於風聲鶴唳,讓他能擴展事業觸角,甚至涉足編劇。

他演出希區考克兩部作品《Downhill》(1927)、《The Lodger》(1926)。他的明星光環壓過才剛起步的希區考克,他是《Downhill》的共同編劇之一,他對角色的主張強過導演,他的共同編劇記載:"I have endeavoured to preserve the hero's character, If he [Roddy Berwick 片中男主角] is to marry a clean girl, we must keep him as clean as possible. He can be foolish and quixotic but not unmanly."

2013/05/27

Spielberg on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Steven Spielberg (史蒂芬史匹柏)擔任本屆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事前有人質疑他日趨大眾取向可能不利於《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獲獎,結果出人意表。

史匹柏在記者會公開讚美:
For me the film is a great love story that made all of feel like we were privileged to be flies on the wall, to be invited into this story of deep love and deep heartbreak. The director did not put any constraints on the narrative and we were absolutely spellbound by the amazing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actresses, and especially the way the director observed his characters and just let the characters breathe.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偉大的愛情故事,讓我們覺得擁有殊榮能化身牆上的蒼蠅,獲邀深入故事裡的真情與心碎。導演的敘述手法絕無畫地自限,兩位女主角精湛的演出讓我們目眩神迷,尤其是導演的觀照方式,讓角色真實呼吸

現場記者提到評審團的決定是否有電檢或政治考量,史匹柏回應:
Whether it plays in the US was not a criterion for our choices. We just liked that someone had the courage to tell the story. Politics were not in the room with us.
電影能否在美國上映,並非評審要項之一。我們只是欣賞說出故事的勇氣。政治不在考量範圍內。

(雖然此刻法國有反同志婚姻的示威,他謹慎地只以美國為例)
Gay marriage is something that many brave states in America are resolving,…. This film actually carries a very strong message, a very positive message.
美國許多有勇氣的州政府正在處理同志婚姻…..這部電影確實傳達出非常強烈,非常正面的訊息。

頒獎時,特別請兩位女主角與導演一起分享榮耀,史匹柏說明:
It was an obvious conclusion that without Léa and Adèle, the synergy could not have happened. If the casting had been even slightly different, if anything had been a little left of centre, it wouldn't have worked. It was the perfect choice from a sensitive film-maker."
很顯然如果沒有Léa 和Adèle,就不會產生綜合效果,如果演員不同,如果重心有點偏移,電影不會成功。這位敏感的電影創作者做了絕佳的選角。

另一位評審,導演Lynn Ramsay表示:
"People saw beyond the fact that it was a lesbian love affair. Everyone could recognize their own relationships in it, whether straight or gay."
觀眾不是單純地看一部拉子的愛情故事。每個人都能由自己的感情從中獲得認同,不論是異性戀還是同志。

*電影改編自同名漫畫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作者 Julie Maroh的網站

2013/05/25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最新消息,它獲得本屆最佳影片!

本屆坎城影展競賽片" La vie d'Adèle" 英文片名:"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由曾獲兩屆凱薩獎最佳導演Abdellatif Kechiche(阿布德拉提夫․柯奇許/阿布戴柯西胥)執導,最近首映,多數影評大為激賞,但是片中的寫實的愛場面引起討論,演員感到非常意外:




導演以《La Faute à Voltaire 都是伏爾泰的錯》(2000)成名、2003年以"L'Esquive" (Games of Love and Chance 愛情躲貓貓),及2007年以"La Graine et le Mulet" ((The Secret of the Grain 種子跟鯔魚 )獲凱薩獎最佳導演.

劇情是少女 Adele ( 很多影評看好 Adèle Exarchopoulos(右)的表演)成長啟蒙與情慾的覺醒. 她就像一般的高中生,結交男友,初嚐禁果.但是她常幻想的對象卻是藍髮的藝術系大學生Emma (由Farewell, My Queen 暗戀皇后的宮女Lea Seydoux(左)飾演 ) 兩人互相吸引陷入情網.

電影出現非常寫實的性愛鏡頭,長達十分鐘. 由於相當逼真,有報紙就打趣可以拿來當作女同志性愛指南. 不過有更多影評認為拍得非常傑出:

"The Guardian" 寫道: "Praised for its tenderness and intensity, it has been hailed as a landmark in cinematic depictions of lesbian love and female sexuality."

另說: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ly and unobtrusively observed love stories I've seen on film.”

EW.com:... In this case, when the sex scene was over, after what felt like it must have been 10 minutes of writhing, moaning erotic hunger, people in the audience burst into whoops of approval and applause — something I have never in my life seen happen after a sex scene. It’s not so much that the audience was being cute, attempting to acknowledge that the scene was “hot” (although yes, it seriously was). What they were applauding was the authenticity: the fact that the heat was real, and thus the heat had become the drama. Very Last Tango, except minus the perversity.

不過兩人最後因為社會背景,以及不同的人生目標而分手,算是成長的苦澀結果,而非歸因於異性戀或同性戀.

Film.como提到片中的分手戲是近年來極度令人心碎的電影片段,作者承認他這個大男人在片尾不禁留下淚水:......There’s a “let’s meet for closure” scene that is so heartbreaking, so true and, importantly, so true to these characters and their specific relationship that it (deep breath now) ranks as one of the most emotionally devastating moments I’ve seen in a drama ever.


不少人稱讚本片是今年影展最棒的作品,對全球拉子觀眾而言,將是下半年集體盼望的盛事.

最新消息,它獲得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這個獎項通常在影展頒獎前發佈,今年坎城影展獲此獎作品雖不只一部,但可見本片頗獲好評。有些影評用「史詩般」來形容這部三小時的長片。電影圍繞著兩位女主角一段相當長時間的感情關係,從高中女生直到成年成為老師。

不過導演描繪女主角在少女時期的性愛鏡頭引起一些負面聲音。雖然大多數影評認可導演的創作意圖,但有人質疑是剝削未成年人的身體,而且不該如此消費女演員。

本片已取得美國發行,預期它會引發更大的爭議。

2013/05/24

Hitchcock's Queer Eyes:The Farmer's Wife

我們很難想像希區考克和浪漫扯上關係,但在1928年《The Farmer's Wife》故事只是講述男主角的妻子病逝,年輕的女僕建議男主人向外尋找第二春,男主角尋偶的過程一路跌跌撞撞,回過頭發現女僕才是最好的對象.

其中一位拒絕男主角的人選是下圖這位女士,影評解釋她一身陽剛中性的外套,強烈暗示她是女同,男主角找錯人啦!


線上有全版影片:

2013/05/21

Hitchcock's Queer Eyes:The Pleasure Garden

希區考克的懸疑手法常令人拍案叫絕,不過這裡要觀注的是他作品裡豐富的同志元素。電影大師在1925年完成的第一部默片《The Pleasure Garden》出現一位秀場服裝設計師(下圖右),以典型的陰柔姿態暗示他是同志。



有些影評認為,本片的同志元素不是只有服裝設計師一角而已,兩位女主角雖然設定是情運悲慘的異性戀,但是有段情節是她們窮到要共睡一床,兩人寬衣解帶一幕,含有一絲女同志的色彩。每個人可能感受不同,網路上有完整的高畫質版本可以一探究竟:

2013/05/01

Something gay about Alec Baldwin

看看現在中年發福的Alec Baldwin (亞歷鮑德溫),很難想像他和同志一詞有什麼淵源?如果不是因為《30 Rock》重新走紅,多數年輕人可能只會想到他曾是個會打老婆的異性戀男子.

前一陣子看到《Rock of Ages 搖滾時代》,他在片中蓄長髮,飾演Live House的老闆,和Russell Brand(歌手Katy Perry的前夫) 飾演的角色有段男男戀,而且還有大方相吻的鏡頭.老實說,我一定都不訝異亞歷鮑德溫會演出男男的情節.


亞歷鮑德溫年輕時是個美男子,因為胸毛特別濃密,幾乎每部影片都要展示他的人體奇觀,不是泡游泳池就是泡浴缸,他的電影好像會特別滿足女性(?)觀眾的眼福.因為他太帥了,我一直懷疑只有男同志才有這等俊美,以前看他的作品老是疑神疑鬼.

2013/04/12

Final Frontier in Star Trek

既然提到科幻片,不免要說到同期推出的新片《Star Trek Into Darkness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新一代電視版的福爾摩斯 Benedict Cumberbatch 在新片演出邪惡的一方,再度證明美國片廠的刻板印象,英國腔和瘦削的英國人適合演壞蛋。

小時候很愛看科幻片,外太空和我不理解的成人社會同樣莫測高深,看科幻片可以安撫焦慮.我總認為科幻故事的主角可以簡化成兩類:第一種人是擁有超能力,第二種人則是聰明會運用科技力量。前者大部份都由男性英雄搶光版面,看了一段時間漸漸有了距離感,尤其是年紀大了,受不了英雄為什麼總是年輕小伙子?《星際爭霸戰》則屬於後者,以前愛在電視上看重播的老影集,特效不怎麼樣,賣點是鬥智的張力和有點玄奧的科幻理論.

漸漸地我讀到一些解析超能力英雄的文章,談到他們具有少數族群的情結,不被一般人了解而被排外,所以同志社群容易對主角衍生出同理心,投射同志情感,當然創作者也慢慢懂得呼應潮流,陸續加入真正的同志角色。

《星際爭霸戰》對美國通俗文影響很大,看了那麼多年的寇克x史波克情誼,同志觀眾不免懷疑這劇裡不可能連一絲同志情節都沒有吧?目前電影版還是禁地,只有在衍生的電視影集才看到另有文章。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系列,1995年10月30日播出"Rejoined",是90年代美國電視出現女女相吻的先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