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二十出頭開始走上表演事業,她非常積極,除了在戲劇學校研讀表演,畢業後跟著富於創新精神的編舞家Michel Fokine (1880–1942)學習舞蹈。他在1908年根據Oscar Wilde的作品Salomé,為伊達創作“The Dance of the Seven Veils”。劇中出現大膽裸露,沒多久就被禁演,她的家人無法接納。
當時未婚女子很難擁有自主權,可能是為了金錢和自由權宜之計,她嫁給表弟(?)Vladmir Horwitz。
話說伊達的演引起Ballets Russes(對它的歷史有興趣可以看:History of Ballet Russes)劇團負責人Serge Diaghilev (1872–1929)注意,把她引進至巴黎表演。就傳統芭蕾的標準來看,伊達的舞蹈基礎不足,劇團主要是運用她在舞台上的性感魅力。伊達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優點,為一些畫家作裸體模特兒,其中就包含女畫家Romaine Brooks(羅曼布魯克斯)。
1911年,伊達離開Serge Diaghilev,與羅曼維持了三年的戀情。後來兩人不再是戀人,但是伊達一直是羅曼的靈感來源,為她創作多幅作品。
Femme avec des fleurs (Spring) by Romaine Brooks 1912
伊達離開Serge Diaghilev之後,她的事業運開始好轉。1911年她自己當製作人,演出Le Martyre de Saint-Sébastien (The Martyrdom of St. Sebastian/聖薩巴斯汀殉道記),此劇由音樂大師Claude Debussy(德布西)作曲。接下來一連串的作品推出,讓她揚名巴黎。
1914年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伊達將旅館Carlton Hotel改建成醫院,自己經營,還親自照顧法國傷兵。羅曼將她穿著護理服裝的樣子創作出以下作品:
La France Croisée (Red Cross) by Romaine Brooks 1914
羅曼認識了娜培莉,沒多久為伊達畫下:La Venus triste (The Weeping Venus)by Romaine Brooks 1916,暗示戀情終結。
Portrait of Ida Rubinstein by Romaine Brooks 1918
20年代,她密集地推出作品,並將觸角伸到其他國家,成為法國舞台天后。除了劇場之外,她亦嘗試演出電影,只是沒在電影界功成名就。
1928年,她自組劇團:Les Ballets de Madame Ida Rubinstein,與許多知名音樂家合作,其中最有名的是Maurice Ravel(拉威爾,1875~1937)。(據說拉威爾是男同志。)
拉威爾觀察伊達的一舉一動,然後借用西班牙舞曲的型式創作出《Boléro 波麗露》。其實他們不只合作一部作品,伊達還將拉威爾早在1920年發表的作品la Valse改編成舞劇。
《波麗露》音樂的部份,後人耳熟能詳,但是舞蹈部份就有重製再現的困難。在錄影帶不甚流行的年代,還好有法國影片《Les uns et les autres戰火浮生錄》出現舞蹈的片段,讓我們領略當年舞台的神奇力量。下面就是這段震撼當時觀眾的表演:
在電影中,是由男舞者表演主角,然而在原始版本,中間的主角是女舞者,所以我再找了一個年代稍久遠的女主角版本,更能想像伊達在30年代如何前衛。
她的事業和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受到影響。當德國入侵法國,她只好輾轉逃至倫敦。戰爭結束後,巴黎老家已面目全非,她已無心再成為公眾人物,搬到法國南方過著退休生活。1960去世,巴黎的報紙快一個月後才刊出訃聞。這麼精采的一生,如此孤寂的落幕,想必是戰爭帶給人心的傷害。
打擾了,我想補充一下橘子大所提到的Boléro 波麗露和電影戰火浮生錄
回覆刪除1928在巴黎歌劇院首演的芭蕾舞劇《Boléro 波麗露》是在伊達邀約之下的創作,譜曲是拉威爾Maurice Ravel而編舞是Bronislava Nijinska。創作的初衷來自於安塔路西亞的一個小酒館,一個波西米亞女郎站在桌子上,引來一群男人的沖動與欲望。當然當時的舞蹈並沒有被影像紀錄或者傳承下來。
在文中橘子大所提到和引用的「Boléro 波麗露」舞蹈片段,包括在電影戰火浮生錄當中的並不是拉威爾Maurice Ravel所創作的舞劇,而是法國舞蹈家Maurice Béjart莫里斯‧貝嘉(他本人也是同志)所創作的同名作品「Boléro 波麗露」。
1961年的時候貝嘉循著原有舞作的概念讓南斯拉夫的女舞者Douchka Sifnios在比利時的莫內皇家劇院演出,這或許可以算是貝嘉這一隻舞作的首演。當時在演出的時候評價不是很好,一直到電影和男領舞Jorge Donn(本人也是同志,1992因AIDS過世)的版本時才風靡全球。同時由Jorge Donn領舞的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版本,這是貝嘉波麗露的第2版本,也就是電影戰火浮生錄中的版本,在1979年1月在法國巴黎體育館首演的版本中,貝嘉除了將領舞改成男性,也將桌下環繞的舞群改為全女性,之後又在劇院經理的要求,第三版完全由男人演繹的舞曲再出現。此後包括領舞和群舞則有多次的改變,有資格擔任領舞的大約有十幾人,而群舞的版本至今是男女皆有。貝嘉的舞作「波麗露」曾在2005在台灣的國價劇院演出,當時的票一開賣都是秒殺的。
另外,1981年的電影戰火浮生是一部難見的史詩大作,當時片子的收入全部捐給世界紅十字會和孤兒組織,會說難見是因為目前在市面上幾乎沒有當年完整版的影片,第一次是在法國第一電視台分六次播完,總長度有六個小時,後來在電影院播出的是剪輯過後的3小時05分版本。法文的原名直翻是「這些人與那些人」,在時代戰火中用四個藝術家/家庭的流離人生,直至最後交會在巴黎聯合國主辦的芭蕾舞表演會上。
歡迎參考
貝嘉舞作
http://www.bejart.ch/fr/maurice-bejart/oeuvres/choregraphies/
THE BEST AND WORST OF MAURICE BÉJART
http://www.culturekiosque.com/dance/reviews/maurice_bejart.html
我再看了一下資料,目前能看到的版本的確是Maurice Béjart版本,而領舞者在桌上的形式與1928年Bronislava Nijinska編舞的形式相近,畢竟說到源頭都是來自西班牙。看來我們真的只能想像伊達劇團製作的作品。
回覆刪除聽了那麼多年的曲子,很是嚮往那波西米亞女郎蠱惑人心的魅力。
回覆刪除第一次看到這支舞是什麼樣子,看過之後,就很能明白為何男領舞的版本會比女領舞的受歡迎─同樣的動作,男性跳起來感覺肉體的存在感被強調,甚至漫著妖異的氣息,具有強烈的性暗示,但女性跳起反而顯得中性了,性的吸引力被沖淡的感覺。
真是可惜啊,實在很想看看伊達演出的版本,應是真正女性性感的波麗路吧。
剛才發現,文裡提到她嫁給表弟Vladimir Horowitz,應該不是大名鼎鼎的鋼琴家霍洛維茲,霍洛維茲的妻子是重量級指揮家Toscanini的女兒Wanda,且他1903年才出生,年紀是差上好一截了。
回覆刪除所以是同名同姓?不過怎麼剛好寫到男同志。
回覆刪除Vladimir Horowitz的玩笑話倒是讓學音樂的,特別是學鋼琴的人尷尬:"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ianists: Jewish pianists, homosexual pianists, and bad pianists."
回覆刪除當初看到的時候害我笑了好一會兒!
她不只是個前衛的藝術家,還有南丁格爾般的情懷,很有愛心。
回覆刪除在那個年代,女生要做自己很不容易,不平凡的人擁有精彩的人生,卻已經悄悄的落幕。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