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8

Alice in Wonderland

《Alice in Wonderland》沒有絲毫女同情節,再加上電影整體成績很失敗,照理是不會在這裡大書特書.只是我最近在研究西洋服裝史的資料,特別注意片中的服裝設計.片尾是女主角穿上一身長禮服,裡頭搭上背心,再繫上銀色領結,登船準備拓展海外市場.....難不成,這是另一個雄才大略的Anne Lister嗎?

如果原著是從身體上的改變來辯證自我存在,電影版則繼續自我認同的題目,但是多了一些女性自覺(或是性別角色質疑):不願意走入傳統婚姻的宿命,突然破格成為屠龍的女英雄,最後成為雄心壯志的企業家.光是從女主角的服裝改變,可以看清這條故事的脈絡.

本片的服裝設計是Colleen Atwood,她的作品多和Tim Burton合作,很了解導演的奇幻風格.其實她可以執行華麗的舞台效果,如《Chicago》 (2002)、 《Nine 》(2009);也可以勝任食人魔低調的驚悚,如《Manhunter》 (1986)、《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當然,玩過Tim Burton的絢爛人物,對於同志影片更能駕輕就熟,如《Torch Song Trilogy 》(1988)、《 Philadelphia 》(1993).

這些並不表示她沒有史實考據的能力,《Little Women》 (1994)、 《Lemony Snicket's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2004)是她的兩部古典作品.只是這畢竟不是BBC,片中的現代改良版服裝變成借今寓古的最佳道具.

說是現代改良版,因為《愛麗絲夢遊仙境》於1865年出版,電影的服裝風格不論是放在19世紀前期還是後期,19歲的愛麗絲不可能留一頭放縱的長髮,一定得盤起來分份守己.19世紀末的女性雖然會打上領結,但是女性外套的剪裁採用蓬鬆的袖山高,而片尾窄袖直身的服裝風格是從男性大禮服借用過來.

愛麗絲的鎧甲與聖女貞德的味道還是有點差異.畢竟那是屠龍的戰袍,多了點雄性陽剛.

回到Mia Wasikowska身上.她的長相很特別,沒有傳統好萊塢明星的女性化,卻有著歐式雌雄同體的味道.她穿著盔甲時,猛一看,還以為是《魂斷威尼斯》少男的兄弟姊妹.

不知道編劇Linda Woolverton的本意為何?她寫過《Beauty and the Beast》(1991),有女性自覺似乎是必然的.然而Mia Wasikowska的那張臉,還有她身上的鎧甲與長禮服,讓我老往片中的性別曖昧胡思亂想.

2010/06/23

Beyond the drama of Anne Lister:part 4

1821年,Mariana的弟弟Steph家中的小女兒要受洗,請她們兩位一同擔任Godparents,兩人再度有幾天相聚的機會.這一段的日記比去年相會更加高潮迭起,濃情蜜意,或許是甜蜜過了頭,樂極生悲。 

    7/22:Mariana's coming made me rather nervous & I therefore took two glasses of wine after dinner. (真不敢相信,Anne等待Mariana到達,竟然興奮到要喝點酒鎮定心情。)

2010/06/20

Jeanine Deckers

最近台北有部新片《Soeur Sourire 修女愛唱歌》,只看海報會讓人以為是《真善美》還是《修女也瘋狂》之類的歌舞片.由真人真事改編,主角是比利時修女Jeanine Deckers (1933/10/17 – 1985/03/29)組成修女樂團宣揚福音,在1963年以單曲"Dominique"打進美國排行榜,成為全球暢銷金曲.被稱為Soeur Sourire (Sister Smile).

她的傳奇當年被好萊塢相中,馬上改編成電影.她拒絕演出,而由Debbie Reynolds擔任主角.但她在美國通俗文化的影響力不僅於此,常常出現在後續的影視作品.以下這位網友將這些作品做了有趣的剪輯:


然而,故事不只是修女愛唱歌而已.Jeanine Deckers因為與教會理念不合,便還俗繼續追尋她的演唱事業,她後來還發生同性戀情,不論是公領域還是私領域,在當時都產生極大的爭議.

最後因為事業無法推展,財務困難,和相戀10年的女友Anna Pécher一起吞藥自殺,結束傳奇的一生.

所以這部《修女愛唱歌》,並沒有溫馨光明的結局,而是冷眼看待一個生不逢時的悲劇.

2010/06/17

Music Break

先讓我休息一下。

偶然逛到這首MV,我不熟悉這位歌手的作品,只對她的相機廣告印象深刻,因為公司附近有許多她的人形立牌。MV導演的意圖很有意思,雖然拍得像一般年輕同性朋友之間的友情,只是另外一個女生的氣質有一丁點的中性,兩個人悵然的表情剪輯起來,再配上歌詞,就產生另外一種屬於我們才了解的欲言又止。

去英國吧,說不定妳就會解放了,不需要另一段迷惘的戀情。

2010/06/16

Beyond the drama of Anne Lister:part 3

Belcombe Family

Anne Lister的至愛,全名為Mariana Percy Belcombe(1790-1868),父親Dr William(1757-1828),職業是精神科醫生,在Clifton開設精神病院.母親的名字也叫Marianna(1760-1842).

Mariana有四個姊妹和一個弟弟:
    Sarah Anne Sherson [Nantz](1785-1847)
    Henrietta Willan(1787-1860):嫁給Lieutenant-Colonel Milne,婚後仍與許多男士發生誹聞,聲名狼藉.Whitbread指出她還曾勾引Anne.不過,我看到在1817/12/10,Anne招認:"I flirted with Henrietta."
    Eliza Stilbert [Eli]
    Louisa Meynell Travis [Lou]:1820/4/7,Anne和她討論起Mariana嫁給Charles的婚事.出乎觀眾意料之外,Lou認為姊姊是為金錢結婚,丟了家族的顏面.Anne反而護衛起Mariana,認為這場婚事是有利於其他姊妹未來的財產分配.
    Henry Stephen [Steph](1790?-1856):職業也是醫生.Anne兩位情人住進精神病院都與他有關.

話說1813年,Anne-Mariana相識,天雷勾動地火,兩人也開始用暗語魚雁往返.Mariana稱Anne為"Fred".在Anne的日記中,M = Marianna,或簡稱Mary.

但是三年後,1816年3月9日,時年26歲的Marianna決定嫁給有錢的大地主Charles Bourne Lawton (1771-1860)成為第二任妻子.影片裡把Anne描寫得痛不欲生,都是Marina不斷哄騙Anne,兩人才維持多年的地下戀情.

2010/06/14

Beyond the drama of Anne Lister:part 2

90分鐘的戲劇無可避免被簡化情節和美化性格,Anne Lister本人絕沒有Maxine Peake扮演得那般女人味.她非常活潑好動,小時候應該是和兩個兄弟打成一片,會吹口哨,玩刀劍,還學會開槍.除了舉止中性,唇上還有像淡淡鬍鬚的細毛.按照現代的形容詞,她屬於石頭T的等級.Mariana覺得她太像男人,常常不願意和她一起公開出現.就如"Tipping The Velvet"的Kitty同樣恐懼Nancy太像男人.

2010/06/09

Beyond the drama of Anne Lister

發掘Anne Lister日記的過程有段曲折的歷史.她以希臘文和數字組合的密碼,既保護自己內心世界,也讓這份內心紀錄躲過外在無情的社會變遷.而Lister家族的財富和地位,不但提供她在世的生活防護網,也庇蔭這批史料在她去世後仍安穩地收藏在深宅大院中.

2010/06/03

All I got is you

上個月是Fruit的生日,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吃一頓大餐,預演/慶生/回味,整整一個月:她太需要一些放縱的藉口來解脫.

水果爸「又」住院了,以一般老人家的情況來看,其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只是她全家人多口雜,持揮系統有點混亂,最後由不是排行老大的Fruit出來收拾局面.這一年半來,同樣的戲碼不知上演幾次,每一次經歷都能看到一些人的弱點和偏執,不管是病人還是健康的人.

我們最後常有個結論:Fruit不是他們家的小孩,要不然就是基因突變的那一個.這原本只是個玩笑話.上個月第四個週末,她突然告訴我,不要再吃素了(我們的大餐其實全是素食),那天開戒吃日本料理:生魚片、炸花枝、炒牛肉.....還有大杯生啤.

不是名醫出現,也沒有奇蹟顯靈.只是過程中有個早已經被證實是(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錯誤的決策再被提出,而且是全家一起瞞了她半年.這個善良從不說謊的小孩,唯一的反擊只有停止吃素.她一向和家人關係緊密,現在突然降到冰點.她幽幽地對我說:「我只剩下妳了」

我想起以前和Fruit爭辯一件事:如果我們可以結婚,她希望我能過去一起生活.我雖然支持同志有選擇婚姻的權利和自由,但我對目前傳統的婚姻型態實在沒有興趣,兩個家族不得不維持表面上的和氣相處,令我這種社交自閉兒打心底排斥.

我在她家只是個和Fruit在一起的Orange,而不是和Fruit她全家在一起的Orange.我很早就了解何謂「我只剩下妳了」.有時候甚至是「我只有我自己」.別誤會,我一點都沒有抱怨的意味,偶而還能自得其樂.

Fruit有時要加班,有時要處理父母的事情.她老家大部份時間空無一人,我在週末時間著手進行大規模整理.當我說「整理」,不是指單純的清潔打掃,而是有系統地物品歸位及收納,目前為止歷時一年半載.我不善於與人相處,但整理東西真是搞自閉的天堂。

所有非機密性的東西全被整治過一遍。我發現她很愛重覆買相同的東西,例如防熱手套或是洗碗手套,可是這裡塞、那裡塞,根本忘了拿出來,就不斷重覆購買。我將它集中放在明顯的架子上,便治好這項物品的「強迫症」。家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症狀,有人喜歡收集塑膠袋,有人保留一堆吸管、免洗碗...從這個行為看來,她絕對承襲這家人的血統,她集郵、收集公仔、夾娃娃的戰利品,多到令人瀕臨崩潰邊緣。

我家的習慣是只有善加珍惜的東西才值得保留.放在桌子下面佈滿灰塵的電線為什麼要留下來?必要時刻我採取收納術的終極策略:把東西送去資源回收或是乾脆全丟掉。事後發現根本沒有人在乎什麼東西不見了。

一開始她曾向我抱怨找不到東西。後來我發現一個好方法:貼標籤。許多箱子和抽屜都被我貼上標籤,標示裡頭有那些物品。沒多久我買了一台小型標籤列印機,整理工作變得更有效率。其中最佳範例便是整理照片。

我向沖洗店買了規格統一的相本,按照各年出國旅遊、家族聚餐、生日、畢業典禮,再依據主角和時間分別立冊,在每個相本背脊貼上標籤,並且將所有底片放入三孔底片袋,同樣貼上對應的標籤,再依序放在三孔檔案夾。如果底片是電子檔,同樣是依據標籤內容在電腦建立相同的資料夾,這樣就能讓「相片-底片-電子檔」有一致的檢索鍵。

這一家人非常喜歡自拍,常常在家裡換裝拍個不停,從爸爸、媽媽、姊姊,妹妹都好此道。要整理的照片數量驚人。Fruit這時候就不太像這家小孩了,好像不太會搶鏡頭。我在整理時有些私心,以她為主的照片全被我另外挑出來歸檔,按照時間整理為成長紀錄。我喜歡看著她以前的照片,猜想她是什麼樣的人。

整理成二大箱的照片全送到她爸媽那裡供回味往事,她的照片檔案則被我安置在別箱,我們將來隨時可帶著走。她可能不了解「我只剩下妳了」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卻是一直盤算著兩人遙遠的未來。

我曾做了一個Excel表格,估算我們一直到85歲主要的現金流量,提醒我們什麼時候要調整資產分配.我安慰她就算沒有小孩,將來我們一定餓不死.她卻沒好臉色:因為妳只准我喝稀飯.唉,真是好心沒好報.萬一將來沒錢喝雞湯,大不了賣掉郵票就好了.她想到別的伎倆:我改嫁有錢老頭子,暗地來養妳.我心想,一點創意都沒有.

上個星期下雨,她穿著涼鞋浸水,腳底板弄髒。一回家累倒趴在床上,偷懶把腳底朝上,避開床單.我看不下去,撕下紙巾沾水擦拭她的腳板.她歪頭滿足地看我:好像媽媽照顧小孩.我噗地笑出來:這是小狗放風回來,主人在進門前要把寵物四個腳掌擦淨,免得髒了屋內地板.她捶胸頓足:我只是個寵物!奇怪,我覺得這比喻挺好的啊?

「我只剩下妳了」有時肩負沉重的期待.我最常受到的指控是:「妳不夠愛我」.

最近我告訴她,下班時三度遇見一位短髮中年女子,服裝很低調奢華,穿得俐落幹練,走外商公司中性風,但每次都會提個紅色名牌大包.她高而修長,走路不急不徐,雙手擺幅不大,左手無名指有個戒指.那附近從沒有這等氣質的人物出現,我很好奇她住在那裡,不由得跟著順走一段.見她不以為意地穿過市場,經過難聞的雞肉攤.....

Fruit開始誇大罪狀:妳花了三天偷偷跟著別的女人.

這時候真是有理說不清.沒關係,我現在也可以找資料借題發揮:照片右邊有個嘟著嘴作勢要親妳的小T,妳們看起來很親熱哦.....要算帳,誰怕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