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2010/04/30

Chloe and Nathalie

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Chloe》預定於2010/07/23在台灣院線上映,中文譯名為《色誘》.

《Chloe》一開始就擺明改編自《Nathalie愛上娜塔莉》(*請參考之前發表的影片短評).老實說,我比較喜歡原著低調的演出,最後才和盤托出的意外轉折.法國人的道德觀和女性情誼與說英語的加拿大人真是截然不同,《Nathalie》是惺惺相惜的女性同盟,《Chloe》的女女情誼就扭曲得有點自我作賤.既然如此,我把看《Chloe》的樂趣全放在拆解它的改編觀點.

Atom Egoyan(艾騰伊格言)處理情慾場面一向大膽,再加上這次的改編劇本是Erin Cressida Wilson,兩人真是一拍即合.Wilson女士曾寫過《Secretary 怪ㄎㄚ情緣》(又譯:風流老闆俏秘書),這是我所看過主流影片中最奇異的S.M.故事,讓我開啟全新的眼界.因為劇作家這部前作,我發現她改編《Nathalie》,最具關鍵的部份是翻轉所有角色的權力結構.《Chloe》裡的Catherine變成徹頭徹尾失去主控權的慾望師奶,克洛伊的悲劇成因之一是她超越交易的界線,過度推展她的支配慾.

角色重組

新舊版人物的動機和態度有如天南地北之差距.《Nathalie》中的丈夫柏納是商人,他真的出軌過,丈夫承認不忠卻迴避溝通,不願提及逢場作戲的情事,凱莎琳想找人引誘丈夫,了解他如何面對誘惑.優雅的她雖然心中感到氣憤和報負,但絕無自憐.

冷靜的凱莎琳掌控所有的主動權.她並不覺得自己年老色衰沒人愛,全身充滿自信.甚至勾搭上一個年輕酒保,用外遇還治丈夫的不忠.當丈夫數度在床上暗示求歡的意思,凱莎琳故意優雅地轉身而去.

她有個正值青春期的兒子,也沒看她擔心兒子和女友在家上床的問題.倒是柏納有次忍不住抱怨兒子的亂髮.

凱莎琳選上瑪麗蓮之前,兩人從未見過面,才更顯得結果大出意外.她是娜塔莉的造物者,為她命名,指揮她的行動,還為她租了房子.雖然結局是個大反諷,凱莎琳看似一路導演全局,背地裡卻是瑪麗蓮自創劇本。

我一直認為凱莎琳在肉體上是標準的異性戀,精神上卻不自覺地受到瑪麗蓮的強烈吸引.她們鬧過二次彆扭,都是凱莎琳主動回頭找瑪麗蓮言歸於好.

兩個女人從分享柏納的密秘變成分享彼此生活的盟友.凱莎琳漸漸了解瑪麗蓮白天在美妝店上班,一心想要脫離性工作的夢想.瑪麗蓮還被邀請到凱莎琳母親的家中作客.她們的關係不只是地下交易而已.當柏納反過來懷疑凱莎琳有外遇,她回答:「可以這麼說,已經好將個星期了.」

導演暗藏瑪麗蓮的性傾向,比美Sarah Waters寫作Affinity的方式.最接近謎底揭曉的時刻是她帶凱莎琳到Gay Bar作樂,她表示沒有男友,而店裡每個人都認識這位常客.瑪麗蓮沒有明顯的喜怒哀樂,總是壓抑感情.要不是東窗事發,觀眾才得以聽到瑪麗蓮的表白.但回頭細細品味片中的上下文,在她冷漠的表情下,原來那些凝視全是無奈的渴望.

《Chloe》裡的丈夫大衛變成教授,喜歡和年輕女子多說幾句.他並沒有實質不忠,但有嫌疑不輕的精神出軌.他或許仍然愛著妻子,但一遇肌膚之親,他便藉口工作主動閃避,搞得凱莎琳疑神疑鬼,自以為年老色衰.

凱莎琳找人引誘丈夫,一方面在於證實自己的推測,另一方面更想了解到底那些女人是用什麼招數吸引了老公的注意力。我真不能接受凱莎琳最後向丈夫坦言,一切出於缺乏安全感的中年危機.

《Nathalie》 的女主人對於老公的外遇日誌顯得雲淡風輕,《Chloe》就變成一位棄婦,對丈夫在外的色相難過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凱莎琳還是家中沒有地位的老媽子,兒子只會對她甩門,不給好臉色.夫妻倆吵架時,兒子還對她抗議,妳沒有權力叫我躲進房間.不只是他,拿錢辦事的克洛伊也在反抗,那有叫人說走就走的道理.

編劇一開始就讓凱莎琳從高高的診所注意到克洛伊,還讓克洛伊在洗手間對凱莎琳表示好感.等到凱莎琳進入酒店,克洛伊過來坐台,我們大概都猜到兩人會發展不尋常的關係,只納悶原因為何?戀母情結是劇本的最大敗筆.並非女同沒有戀母情結,而是那樣的推託顯得編劇隨便敷衍.

小妮子看起來是跑單幫的高級妓女,從頭到尾都使用Chloe宣告她的自我意識。不要被她開場的獨白所騙,說自己是扮演高手能服務客戶的所有幻想,到頭來她最努力的是滿足自己的願望.

她在床第之間是主動者和支配者。凱莎琳雖然先解開克洛伊的扣子,卻是小妮子接手推動後局。她是取悅凱莎琳的giver,在與凱莎琳的兒子交媾時,則轉換為在上位的taker,而且不准對方碰觸自己。電影悲劇奠基克洛伊無法妥協的控制慾,她沒有辦法停住退場,只好用自我毀滅終止。

這個版本的凱莎琳為什會和克洛伊上床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她不像《Nathalie》出現一位酒保當作發洩管道.本片的凱莎琳在精神和肉體上都受到克洛伊吸引,對於親密感、性需求和青春的渴望.但這樣的渴望充滿恐懼,她自己也意識到,所以她貼近克洛伊常常感到不自在.再加上凱莎琳是個弱勢的人,碰到處心積慮的Chloe,只有被撲倒的命運.

疏離虛幻的溝通困境

除了意識形態令人垢病,我不得不承認它的鏡頭語言細膩,美術設計非常有質感,讓電影維持相當程度的可看性.《Chloe》最凸出的成就是描述人物的溝通困境,不論是科技的虛擬接觸,還是真實世界的斷章取義,都比原版更為精雕細琢.

《Chloe》的場景常常出現玻璃和鏡子.凱莎琳家中和診所內大型的透明玻璃把女主角困在裡面.北國冰天雪地裡出現的玻璃溫室,是如夢似幻的最好註腳.導演不斷使用大量反覆反射的鏡像,暗示片面的影像不是真相.

科技產品提供多元的虛擬溝通管道,但對凱莎琳而言,卻是人與人之間的隔絕.例如丈夫愉快地在線上聊天,看見太太進門趕緊關掉視窗.兒子在視訊上和女朋友談分手,媽媽也是禁止進入.

克洛伊提供了凱莎琳面對面促膝長談的溫暖.不過她使用科技的力量令人心驚,每一通簡訊的畫面代表一次又一次的操控.她表明不愛網路,卻靠凱莎琳兒子的網頁,找到另一條入侵的路徑.

克洛伊最後不斷提到真實性.沒錯,她提供真實的感官接觸:聽覺的、味覺的、嗅覺的、觸覺的.但所有的知覺都不在於建立真相,而是加強虛幻.飯店的性愛後現場是最經典的例子.

克洛伊擅長用物件代為發散她的影響力,乳霜的香味間接證明她引人注意的本領.但是兩個電影版本的出發點大異其趣.《Nathalie》的凱莎琳愉快地將它變成自己使用的品牌,讓柏納心癢難耐.《Chloe》凱莎琳手上的一點乳霜只讓大衛注意了幾秒鐘,氣得凱莎琳回頭找克洛伊,除了乳霜,到底還要搭配什麼技巧?

再舉幾個差異的例子:克洛伊與凱莎琳肌膚之親的次日,小妮子送了一大把鮮花,希望對方聞著花香,在這裡有點象徵回味昨日.《Nathalie》的詮釋則非常特別.凱莎琳聽到所創造的娜塔莉在任務中得到高潮,她為娜塔莉欣慰還多於氣憤柏納,於是她隔一天自己買了一大把鮮花在家佈置.

飯店的房間內有故意剩下的餐點.《Chloe》的凱莎琳自己選了有唇印的杯子喝下餘酒,那是凱莎琳的慾望展現.《Nathalie》則由瑪麗蓮倒了一杯酒給的凱莎琳,「用我的杯子喝吧」,那是瑪麗蓮的慾望展現.

《Chloe》片中不斷出現的髮簪,在《Nathalie》並未出現.對克洛伊和凱莎琳各有不同的意義.髮簪既是克洛伊的愛意也是她的恨意.當她喜歡凱莎琳,她奉上圓滑的那一面請求收留,當她怨恨凱莎琳,她倒持銳角傷人.太強烈的感情容易愛恨難分.

有人說凱莎琳在片尾戴上髮簪是對克洛伊念念不忘.是有一點這樣的味道,然而補償的心理佔更大部份.但我覺得還暗示著她安定認份.還記得她們夫婦和另一對伴侶聚餐,那個男性友人告訴凱莎琳,束髮顯老,長髮飄逸才有吸引力.凱莎琳當時趕緊去洗手間放下長髮.

片尾原本該是兒子歡樂的慶祝畢業宴會卻蒙上一層喪禮的氣味,三個人遠遠對望,臉上強顏歡笑.凱莎琳戴上髮簪,束起長髮.她不必再擔心缺乏吸引力,是因為她找回自信?還是她再也不敢發散吸引力?我傾向是後者,髮簪就是頭上的「緊箍咒」,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冒進.

2010/04/29

You might want to check it out

最近我在溫習《When Night Is Falling》,發現導演Patricia Rozema和該片的配樂Lesley Barber是一對拉子伴侶,兩人合作過許多作品,最早的合作溯自《When Night Is Falling》,可能是她們的訂情作.

今晚轉到HBO時,突然看到介紹《Kit Kittredge: An American Girl 小太陽的夢想》(2008),我一眼認出Patricia Rozema的訪問片段,她比網路上的照片看來年輕許多.拜Julia Roberts茱莉亞蘿勃茲監製之助,網羅不少明星共同演出.這是一部以童星為主的故事,這些大人有點幫忙社會公益的味道.

Patricia Rozema近年作品越來越少,突然跳到兒童電影一開始讓我嚇了一跳.想想她與Lesley Barber生了小孩共組家庭,身為家長,對於電影類型開始有不一樣的選擇.

我想這部影片不可能出現什麼拉子情節,但片中的小女孩一定很聰明、積極、勇敢.電影實在需要更多的女性主角,英雄不該只是男主角的代名詞.

2010/04/23

Boogie Woogie

《Boogie Woogie》是去年在影展推出的影片,直到上個週末才正式在英國院線商業放映.大陸網站的中文譯名為《搖擺畫廊》.我不會推薦這部影片,只是提供消息讓各位「知悉」Heather Graham(海瑟葛拉罕)再度演出一部與女女相關的影片.

劇情與藝術買賣有關,卡司陣容頗驚人:Gillian Anderson(X檔案女主角)、Alan Cumming(TLW第三季演出The Planet的秀場主持人)、Charlotte Rampling(夏綠蒂蘭普琳,英國資深實力派女星)、Amanda Seyfried(她從去年起片約不斷)、Stellan Skarsgård(《神鬼奇航》鞋帶比爾).....故事圍繞著藝術圈裡複雜的情慾關係.

海瑟葛拉罕已經年紀不小,最近兩年頻頻裸露,之前在《醉後大丈夫》露點哺乳讓人有點意外,根據這部影片的預告,她在片中的女女床戲就更大方了.一位拉子藝術工作者,將自己與許多女人的作愛影像錄製為「藝術作品」,海瑟葛拉罕是其中一位參與者.

我不喜歡導演的處理方式,但如果你喜歡這類題材,DVD很快就會上市.

2010/04/21

You can run but you can't hide

「青少年不宜」的成長故事

和The Runaways樂團同一時代的觀眾,不知道還有沒有精力去看場電影?認識Kristen Stewart(克莉絲汀史都華)和Dakota Fanning(達珂塔芬妮)的年輕影迷,我懷疑能突破R級限制進到電影院(台灣修剪為輔導級)?中間的年齡層呢,仍然用下載來消化另一部影片?

一個在70年代短命的女子搖滾樂團,怎麼看都是個非主流的電影故事.沒關係,我們有雙非主流的眼睛.我強烈建議這時還要有講究音質的耳朵,找一間音效良好的電影院,享受電影的聲音震撼.我們趕不上當年演唱的盛況,至少不要辜負年輕演員開口的熱忱.

拍攝音樂MV出身的義大利女導演Floria Sigismondi選擇不太討喜的角度來挑戰一般美國人的口味.「堅持努力最後成功」的美國精神在《The Runaways蹺家女聲》有一點若即若離的曖昧,端看你把焦點放在那裡.

電影是根據Cherie Currie的回憶錄改編而成,她是理所當然的故事主角.但因為Joan Jett加入製作,因為她後來的音樂成就,因為克莉絲汀史都華維妙維肖地演出,觀眾期望的"Happy Ending"在Joan Jett的角色上得到滿足.

克莉絲汀史都華在片尾穿著桃紅色的外套就是源自Joan Jett後來推出"I Love Rock N Roll"那張專輯封面的造型.那個耀眼的顏色代表著美國人熟悉的功成名就.



相對地,國外有些影評認為達珂塔芬妮的演出相較之下不夠令人信服.我倒不認為她沒有能力成為Cherie Currie,但這個Cherie比較像是導演個人的設定.影片宣傳期間,Cherie Currie不只一次提到劇本刪去她被性侵的情節,或是少了那個段落.老實說,沒幾個人真的在乎她的故事.

對我而言,後設的”興味“(有時不一定愉悅 )是在觀賞達珂塔芬妮如何詮釋電影版本的Cherie Currie.並非克莉絲汀史都華的演出不夠精采,這是她目前為止最耀眼的角色.然而就導演關注的coming of age 少女成長主題,達珂塔芬妮獨立出一塊隱形的區隔.

由15歲形象乖巧的達珂塔芬妮去詮釋同樣15歲卻超齡成長的Cherie Currie,絕對是艱困的挑戰.克莉絲汀史都華較達珂塔芬妮年長四、五歲,實際上Joan Jett只比Cherie Currie大不了一歲。例如近期《An Education 名媛教育》裡的主人翁才16歲,至少是由二十好幾的Carey Mulligan才勝任得出聰穎早熟的少女心.

我認為導演寄望在達珂塔芬妮的身上,並非只是搾出Cherie Currie的少年老成,反而是讓她適度發散達珂塔芬妮式的純真脆弱,讓我們對故事主角多一點同情.

電影的第一幕是Cherie滴落在柏油路上的初經,預告少女的身體所付出的成長代價.電影花了不少篇幅建立她的家庭背景,觀眾大致了解小女孩在夜店出沒是她找尋出路的方式.而同樣在夜店出現的Joan Jett則被塑造成對搖滾樂一心一意的信徒.

片中的Cherie對音樂的認同與樂團成員有本質上的差距.她在學校表演David Bowie的作品被同學喝倒采;試唱前準備的慢曲被團員取笑非我文族類;即使全團舟車勞頓中,她想聽Don Mclean "Starry Starry Night"的小小心願也被制止.

經紀人從一開始便坦白,她(只)是樂團的外表.有個片段提到Cherie如何認份地接受這個使命.她似小家碧玉在家中燙衣服,經紀人打電話通知她準備接受日文雜誌的專訪攝影。意外之下燙焦了衣服,下一秒她便穿著暴露的黑色背心和超短小褲,擺出誘人姿勢。老奶奶氣得出手打攝影師被故意處理成趣味橋段,我卻一下子跳開了電影,對達珂塔芬妮心生不捨:在我眼中,她還只是個孩子啊。

經紀人定義的搖滾樂是黑暗心聲的代言人,但常人怎麼可能時時保持高昂激烈的音樂情緒?性愛與毒品成為最好的支撐。年輕時的Cherie Currie老是掛著用藥過量的眼神,她人到中年反而眼中有清醒光采。片中的嗑藥鏡頭遠比做愛鏡頭更令一般家長觸目驚心。嗑藥為全部行為提供解釋,包括片中與Joan Jett的肌膚之親。

這段場景發生在溜冰場的演唱。換成是Joan Jett主唱,Cherie迷濛的眼神隨著鏡頭不斷環視Joan Jett,環繞的攝影營造出暈炫感。Joan Jett吸了一口煙(大麻?)送入Cherie的口中,牽引出兩人的相吻。接下來是迷幻但屬於普遍級的近身大特寫。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不過是藥物催助下,情慾的流動。電影讓觀眾認為,這是Cherie的偶而為之,而對Joan Jett卻是漸漸習以為常.

樂團結束的關鍵在於Cherie離開.電影交待了Cherie年輕的身心無法承受事業與生活的壓力,也稍微美化了一些不願受到經紀人高壓控制的勇氣.Joan Jett一直是樂團最忍辱負重的成員,她因為太熱愛音樂而願意忍耐一切.Cherie的離去反而解放了Joan Jett,她被逼迫從純粹的音樂找尋另一個出路,不必再依附於女子樂團的包裝下."I Love Rock N Roll"不只是一首歌名,根本是她一生奮鬥的宣言.

結尾是Joan Jett上電台接受訪問,洗淨鉛華的Cherie從小店舖call in進去打招呼.我有點懷疑這段人物設定.因為Joan Jett那套打歌服大約是1982年,Cherie雖然不如過去風光,但至1984年前還是陸陸續續有電影電視演出機會,而且她並不像是那種可以完全遁入尋常人家的個性.我覺得這比較像是特別為達珂塔芬妮安排的謝幕式,不經意地提醒觀眾,她是戲裡急著長大的Cherie,也仍然是乖巧的達珂塔芬妮.

提到女性搖滾樂團,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觀賞Gina Gershon在2003年主演的《Prey for Rock & Roll》.由搖滾樂手Cheri Lovedog根據真實經驗寫出的劇本.這一幫女人不再年輕,各有各的生活問題,一輩子未曾在音樂事業上建樹,但對搖滾的熱愛始終不滅.

2010/04/16

Constance McMillen's equal right for attending high school prom

美國密西西比州一位高中女生Constance McMillen準備參加學校的舞會,但是學校「因故」不准她參加.美國平權團體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為她向學校提告,保障她擁有出席舞會的權利.校長不知是何方頑強份子,乾脆取消了舞會.後來念頭一轉,聲稱會再舉辦一個舞會.結果這場假舞會只有寥寥幾人出席,原來學校易地另外規劃一場真舞會,根本沒有通知Constance.聽起來真像偷天換日的電影情節吧?

爭議的關鍵是因Constance是我們的拉子姊妹,她表明想偕同女伴出席,但學校強制規定只能異性伴侶,要不就單獨參加.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可能她會和女友分別以單獨身份出席,再到舞會碰面就好了.這次風波是因為有人勇敢地抗議:為什麼我沒有像別人一樣攜伴的權利.

如果你注意過好萊塢影片出現的高中舞會,應該會了解這不只是跳舞而已,這是學生和家長的社交大事.學生光要決定找誰一起出席就是門重要功課,如果還不是情侶,也得準備成為Date約會對象的架勢.有些家長還會為孩子出門前拍照,因為那是轉大人的一刻.更別說舞會中為雙雙對對安排的活動.Constance McMillen心裡想著,我明明就有一個伴啊,幹啥要找個男生來充數?

這個事件成為新聞爭議,Constance McMillen受到各家媒體採訪,突然名聲大噪.下面是她接受Ellen訪問的片段:


事情還沒完全落幕.她雖然沒有一個完美的高中舞會,但是有人為她安排更大更棒的派對.將於今年6月27日舉行的紐約同志大遊行,已邀請她為遊行隊伍前導領軍的佳賓之一.哇,你永遠不知道在這一盒人生巧克力中,你會拿到那一顆?
Unwelcome at Prom, but Leading Pride Parade

Baby Boom:part 3

French Twist (Gazon Maudit) (1994) - 我的心裡只有妳沒有他
這部法式瘋狂喜劇不是典型的酷兒影片,而是商業電影中挑選了一個反傳統家庭組合的故事。多虧法國人的幽默感,讓一般觀眾不會望而卻步。當年我在台北中興百貨的電影院看首輪放映。那一個地區曾是台北最具「知青架勢」的聚落,這部影片確有如魚得水之地利。

男主人花心在外,多才多藝的Uncle T趁虛迷住了女主人。男主人急急回防,為了挽回妻子竟答應三人共同生活.當然,男主人想辦法挑撥離間讓第三者不如歸去,但對方附帶條件是想生個小孩,於是兩人一起幻想著女主人辦事.過了一陣子,女主人找到她,發現離去的緣由和她即將臨盆,堅持將她和小孩帶回家.....於是三個大人和數個小孩一起組成大家庭.

這是商業電影中少數對雙性戀態度正面,不但女主人越來越顯強勢,連男主人最後找房子時都被俊俏的男屋主迷得神魂顛倒.

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 變腦
Charlie Kaufman是近年最突出的編劇,觀眾對他的電影劇本指名性還強過導演或大牌演員.故事很有原創性,傀儡師發現進入一棟大廈的怪門,可以在短時間進入「約翰·馬克維奇」的身體感官中.他向唯利是圖的Maxine(Catherine Keener飾)透露,她竟然將此門轉化成入場卷銷售給張三李四.傀儡師的妻子Lotte(卡麥蓉·狄亞飾)也進去一遊,發現自己喜歡成為男性的身體.而Maxine利用Lotte再度成為「約翰·馬克維奇」時,和這個身體發生關係,後來生下一個女娃.接下來還有很長的故事發展,但結尾是Maxine與Lotte兩人確認對彼此的愛意,決定帶著女娃一起共同生活.

我喜歡劇本的解構論點,人的性傾向是知覺與感官多重組合的結果.好萊塢拍過許多女變男,男變女的影片,但很少大膽越過雷池一步.

Chutney Popcorn (1999)
這是更另類的家庭組合.Reena是印度裔美國人,原本和女友Lisa快樂地生活.由於她的姊姊婚後無法懷孕,為了姐妹情,也為了取得保守母親的認同,她決定成為姊姊的代理孕母.當然這個舉動一開始將女友嚇跑,但是在喜劇的設定之下,最後一家和樂,連女友亦回心轉意.

我知道故事有點天方夜譚,但是在亞洲家庭傳宗接代的觀念中,什麼都會發生.只是我真得不敢相信她的女友會回心轉意.

Gaudi Afternoon (2001)
原著的趣味來自於性別模糊的曖昧,但由好萊塢知名演員演出,便完全失去意外驚喜.電影一開始是典型的撫養權之爭.「紅衣女郎」來到巴塞隆納找尋「逃夫」和被一起帶走的女兒.故事慢慢發展,「紅衣女郎」其實是由男人裝扮成女人,由Marcia Gay Harden「反串」.「逃夫」則是女人,由Lili Taylor戴上棒球帽,穿上棒球夾克扮Man.「逃夫」在巴塞隆納已經另有女友,家庭關係岌岌可危.但最後為了小孩的最高福祉,全家重新團圓.不是我不接受這種結局,而是電影處理得令人難以信服.

What Makes A Family (2001)
美國很喜歡拍攝各種撫養權爭議,這部是關於女同伴侶的子女.Janine(Brooke Shields 布魯克雪德絲,是的,就是以前的「漂亮寶貝」)與Sandy(Cherry Jones,已出櫃的女星)舉行公開的結婚儀式,婚後由Sandy人工受孕生下一女.很不幸地,數年後Sandy罹患重症去世,她的父母竟以血統為由,搶走小孩的撫養權.Janine開始打起官司爭取,還好Sandy生前有錄影留下遺言指定Janine為監護人,而且Sandy的父母住在養老院,生活環境並未優於Janine,終於爭回小孩.

布魯克雪德絲當年宣傳這部單元劇,接受The Advocate同志雜誌專訪,透露她是兩位男同志撫養長大.

Under The Tuscan Sun (2003)-托斯卡尼艷陽下
理想的家庭組合與性別無關,與血統無涉.愛-才是家中的基石.這部影片的大家庭並不是從同志的角度出發,而是一位失婚的異性戀女子,建立一個關愛眾人的庇護所,同志單親媽媽更獲得加倍的關愛.

Sandra Oh因本片受到同志觀眾青睞,我卻想讚美Diane Lane(黛安蓮恩),把直同志的大愛表現得動人心弦.

Love My Life (2006)- 愛我生活
女同影片出現小孩已經越來越司空見慣,但是出現小孩長大之後也是同志一員,確實還不多見.日本的同志影片規模在亞洲市場不成氣候,但在眾多處於花樣年華發展情愫的女同影片,這一部主角的家庭背景卻意外地領先群雌.

不過我有點擔心保守人士會想歪,以後更不准同志生小孩,誤以為同志基因會遺傳.我對同志基因一事表示懷疑,因為同志只是後天的社群,不是天生的族群.誰是同志,都在大自然不可解的計劃中.

2010/04/07

Baby Boom:part 2

The L Word (2004~2009)
I.C.對影集中的許多題目處理得虎頭蛇尾,但對T&B與小孩的故事卻始終沒有鬆手過,所有可能發生的支節全都寫進劇本,是這同類劇情的百科範本.其實與小孩劇情有關者不只TB,Jenny在White Party遇見第二位同性情人,因為還不想生子安定下來而戀情告吹.Helena一出場就是在爭撫養權.最奇怪的是讓Max在性別的模糊地帶懷孕,弄得只有爭議,沒有誠意.

Saving Face (2004) - 面子
傳統的華人家庭好不容易接受了女女伴侶,但對傳宗接代卻一點也不放棄,Wil噴出的那一口酒絕對是戰慄一百,巧妙地隔海呼應《愛像一條魚》。

Hospital Central (Maca & Esther 劇情自2004~)
這部作品讓我意識到自己是電影觀眾而不是長期影集迷.Maca與Esther剛開始的二、三季確實很討喜,但影集久了失去彈性,編劇開始加料,不只是懷孕,二個角色還輪流發生外遇、意外傷害....

She Hate Me (2004)
很訝異Spike Lee會拍「直男的異想世界」這種令人倒胃的故事.直男因故失業,遇上轉隊變成女同志的前女友,因為金錢和過去情份,幫助她們懷孕生子.沒想到前女友異想天開,促使他變成妓男,並成為他的經紀人,專門引介給想生子的女同志.

Happy Endings (2005) - 完美結局
沒那麼有錢的女女伴侶,同樣是只要精子,不要共同監護.壞就壞在沒有事先說明,而是背對男同好友偷偷摸摸動手腳.東窗事發後,不但友情告吹,還傷及對方伴侶的感情,結局一點都不完美.

I Can't Think Straight(2007)
末段Lisa Ray的角色想要一堆小孩,完全擁抱主流影片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傳統價值.


Tick Tock Lullaby 滴答搖籃曲(2008)
一群想要懷孕生子的人,包括一對夫妻,一對女同志和一位單身女子.或許伍迪艾倫式地辯證對白挽救了影片.但對我而言已經很疲乏了,如果沒有突出觀點,拜託別再拍這類求精生子的電影.

Baby Boom:part 1

女同影片在千禧年之後到達嶄新的發展階段,其中為數不少提到「女同生子」。這類劇情通常一開始是問道誰要負責生育,繼而是怎麼進行.小孩生下來,接下來又有撫養權的爭議.這樣的主題特別引人側目.並不是因為它叫好叫座,反而是一直都沒有深獲人心的作品出現,讓女同的角色能超脫傳統女性的範圍。

今年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由《The Kids Are All Right》勇奪,獲得大部份影評的讚賞。或許在這一個主題中終於出現了佳作。在等待它商業放映之前,我們可以回頭看看過去的影片,了解這些年來「女同生子」的故事是如何發展?

What's Cooking (2000)
四個家庭發生在感恩節的故事。一對女同志回家團圓,爸媽只是默認她們的關係,但不願大方擁抱。結果邀來作客的大嬸婆,不解緣由就是愛打破砂鍋問到底。Rachel(Kyra Sedgwick飾)被逼得當眾挑明,而且還坦言懷孕。爸爸一直沒有辦法接納女兒的女同身份,當然無法接納借精懷孕。女兒那一幕的委曲成為整部影片最心酸的時刻。

後來TLW在漫長的「女同生子」故事中,初期有一段是Bette和Tina與爸爸聚餐,提到Tina懷孕,這位老先生無情地認為與自家無關。

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 2 (2000) - 為妳鍾情
由Anne Heche編劇及導演的片段,非常刻意地將劇情處理成誇張喜劇。Sharon Stone與Ellen DeGeneres合演富有的女女伴侶,對男同志好友開門見山的條件:只要精子,不要共同監護。後來她們從診所找到來源,Ellen拿著儲精桶回家預備授精儀式。我實在沒有辦法感受她們求子的欣喜,只覺得這段表演得很拙劣。不過從此開始,美國的「女同生子」幾乎不再走悲情路線。

Queer As Folk (2000~2005)
Melane and Lindsay向其中一位男同志借精生子.如果沒有這一層關係,編劇還真不知怎麼安排女同出場.

Kissing Jessica Stein (2001) - 親吻潔西卡 *Review
在傳統的猶太婚禮,女女伴侶仍然備受注目,但不再是負面的角度.三姑六婆圍著Helen,最關心的是誰要負責生小孩。



Goldfish Memory (2003)- 愛像一條魚
片中紛亂的愛情觀不見得廣為接受,但其中懷孕生子的女女伴侶最後是信守忠誠。Angie不小心懷了同志男友的小孩,引起女友分手危機,兩人坦然接受共度難關之後,女友也想生子,精子的來源轉到同志男友的男友身上....對方嚇得噴出一口酒。這個舉動成為我們對這類生小孩念頭的標準反應之一。

2010/04/01

Hair Romance


小時候對美容院的印象很可怕,洗頭就如殺雞拔毛一樣,毫無享受可言.我第一次發現洗頭是種寵愛,源自《Out of Africa 遠離非洲》(1985).Robert Redford(勞勃瑞福)在荒野為Meryl Streep沖水洗頭(見YouTube片段).老帥哥的洗頭技術雖然粗枝大葉,最後他小心翼翼地倒下沁涼冷水,當年梅姊那一刻滿足的微笑,情人之間的溫柔體貼直讓人徸憬.

好萊塢早就知道,搞定頭皮就能收取人心.《Shampoo 洗髮精》(1975)裡的Warren Beatty(華倫比提)是個一天到晚和女人上床的美髮師.美髮早為私密關係另闢幽徑.

《洗髮精》的花心情節不專屬於異性戀,《The L Word》裡的Shane根本就是華倫比提的小師妹,為喜好衍伸服務的女性客戶帶來另一種選擇.

儘往美髮師上推卸責任似乎有欠公予,有些客戶早就打定主意自投羅網.《The Crying Game 亂世浮生》(1992)Fergus第一次佯裝剪髮找上Dil(見YouTube片段).他的原始動機可能出於愧疚,想為枉死的黑人大兵代為照顧「女朋友」.他躺在椅子上,任憑Dil在他頭上搓揉.從那一刻起,他只能不離不棄.

《Caramel焦糖人生》重新將場景拉回到純女性的公共空間.如同好萊塢的《Legally Blonde 2》(金法尤物2:白宮粉緊張)、《The Women女人至上》,女人在其中獲得安慰也發現忌妒.但在貝魯特封閉傳統的社會背景下,美容院還成為偷渡女女感情的避風港.

我們很熟悉Rima的裝扮符碼,短髮、素衫、長褲、耳機、手環.....但要到長髮的神秘女郎出現,Rima的感情定位才顯現出相對座標.

在獨立的沖洗間,攝影塑造出兩人之間的張力.大特寫端詳神秘女郎初次的忐忑不安和逐漸放鬆適應.觀眾的凝視其實就是Rima的凝視.但每每在我們定眼注視之際,不是因為跳電,就是因為熱水用完而被迫中斷.這是導演殘酷的自覺.

她最後剪去長髮,看似有了新的方向,但Rima何去何從卻只能成為美麗的逗點,就如《焦糖人生》所有懸而未決的故事一樣,現在的貝魯特提供不了答案.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