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最佳拉片票選台北時間12月22日下午約3點結束,這次迷你票選活動共有154位人次參與,採用複選,讓大家自由發揮.沒有規定明確的評選條件(我們不是專業影人,就算規定也沒用),每個人對於最佳的標準也不相同.一開始是由大家提供初步的片單,接著我再將出現率最高的影片整理為票選名單.基本上,這是一個讓大家回顧剛過去十年拉片的活動(我有時候會回顧得更遠一些).我覺得自已看得不夠多,原來還有那麼多的拉片!
票選結果:
Saving Face 117 (75%)
Imagine me and you 92 (59%)
I can't think straight 76 (49%)
The Hours 33 (21%)
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 2 33 (21%)
Mulholland Dr. 22 (14%)
V for Vendetta 21 (13%)
Lost and delirious 19 (12%)
Four Minutes 18 (11%)
Gray Matter 18 (11%)
8 femmes 16 (10%)
The Fish Child 16 (10%)
Nina's Havenly Delights 15 (9%)
Monster 13 (8%)
Ha-Sodot 12 (7%)
Goldfish Memory 12 (7%)
The Gymnast 10 (6%)
The Edge of Heaven 9 (5%)
Unveiled 9 (5%)
以這次票選結果而言,取得較大共識的是前三部作品,剛好都是喜劇.但不是所有的喜劇都如此受到青睞,三部的共通點是主角必須相貌不差,越美越好,雙方戀情經過一番挫折後底定.還有一項神秘的特色:都在公園長椅上共享快樂時光. (請參考:Talking About:Bench 象徵美好關係的公園長椅)
嚴格來說,唯一一部獲得絕大多數共識的影片只有《面子》.這部影片對於亞裔拉子有歷史性的意義,我們總算可以在大銀幕上看見一部製作用心的電影,以華人的樣貌講述拉子的故事.
當年《面子》入圍金馬獎,我和Fruit都隨著Yahoo「薇珞與泰拉的魔法空間」家族的成員遠赴基隆參加放映和座談會,投票支持它獲得最受觀眾歡迎的影片.那可能是我這十年來最熱血的一次觀影經驗了.此後,我都會注意Michelle Krusiec楊雅慧其他作品的表現.最近一次是看她出現在《What Happens in Vegas 頭彩冤家》(2008).我很感慨,一般亞裔在美國很少獲得能好好表現的角色,不曉得她還要堅持多久才能完成她的理想?
Orange的十年最佳拉片
1)The Edge of Heaven 天堂邊緣(2007)
2)Mulholland Dr. 穆荷蘭大道(2001)
3)V for Vendetta V 怪客(2005)
4)Saving Face 面子(2004)
5)The Fish Child 湖底的小王子(2009)
6)Four Minutes 情鍵四分鐘(2006)
7)Monster 女魔頭(2003)
8)Nathalie 愛上娜塔莉(2003)
9)Imagine Me and You 新娘向後跑(2005)
10)刺青(2007)
身為版主,我享有版面特權,暢言個人圈選十年最佳拉片的理由.有些是理性的分析,有些是出於主觀的因素.原則上,我偏好淚水洗滌心靈.我歸納考量的重點如下:
拉子情節與周遭的關係:上一個十年的拉子情節,比較著重主角愛自己、找到真愛.近年來,我開始重視非同志的角色與女同角色之間的和解、接納、關愛、敬重.
《天堂邊緣》有一小段落提到Ayten-Charlotte這對戀人,Ayten原是土耳其的恐怖份子,Charlotte是德國大學生.起初Charlotte的母親與Ayten關係很緊張,後來Charlotte為救Ayten出獄而意外身亡,她的母親並沒有怪罪Ayten,反而將對女兒的親情移轉到女兒所愛的人,幫助對方出獄.Ayten隔著對話窗,無聲哭喊的畫面是最撼動我的一幕.人與人之間的接納,可以超越國界、文化、意識型態和性傾向.
如果用幻想娛樂的角度來看《V 怪客》,它絕不在我的名單之內,但是片中自由平等的革命意識卻來自一頁女同的自傳.她的戀情或許平平凡凡,對主角的精神召喚卻是轟轟烈烈.我從來沒有看過女同的故事在片中曾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請參考:Talking about : Love Letter )
《情鍵四分鐘》是和解的小品,多蒙激昂的片尾令人難以忘懷本片.鋼琴老師的女同背景看似可有可無,卻意外營造出兩人之間看不見的阻力和張力.回頭細看少女純真地擁抱不知所措的鋼琴老師.我後來意識到,和解的最佳狀態是不必再防衛自己的感情,鋼琴老師不必去避諱她的女同背景,能夠單純直接地珍惜對方.
劇本創意:《天堂邊緣》將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人生無奈,傳達得絲絲入扣;《穆荷蘭大道》把心理與夢境做了一場最為「大衛林區」式的辯證;《湖底的小王子》顯露強烈南美風格的城市傳奇和英雄神話;《愛上娜塔莉》是另人耳目一新的法國式拉片,就算艾騰伊格重拍,可能難再超越;《面子》將母女違背傳統的情事相互對照,故事小巧溫馨;《刺青》是台灣少見的精彩劇本,只可惜電影工業整體基礎薄弱,沒有相得益彰的製作結果.
敘事技巧:非線性的敘事,或多層次的結構,通常會引起我的注意.但最近幾年似乎也流行到有點泛濫的程度.敘事技巧仍須根植於劇本的品質,而不是為了結構而玩弄結構.《天堂邊緣》、《穆荷蘭大道》、《湖底的小王子》在三位各具特色的導演手上,特別有神韻.
演員表現:如果以得獎與否來看女女角色,可能要屬《時時刻刻》的妮可基嫚和《女魔頭》的莎莉賽隆.不過我傾向選擇後者,因為她戲份較集中,扮演的難度更高.但若以演員的魅力來看,Lena Headey在多次AfterEllen Hot List票選,證明她人氣最高.她從《Imagine Me and You》獲得的歡迎,顯示女同觀眾真得很期待演員俊美,故事輕鬆,快樂結局的喜劇.
創作心態:這是比較自由心證的感覺,我很在乎電影是不是拍得很誠懇.除了《穆荷蘭大道》、《Imagine Me and You》不在此題討論範圍,《V 怪客》則是個很難判斷的特例.其他7部片子有個共通的特色,多是出自新近導演或是女導演的作品.因為他們柔軟的心,我們才有機會看到不斷創新的拉子角色.希望他們下一部作品依舊令人拭目以待.
7 意見:
聖誕快樂!
Orange寫的真好, 本來看名單覺得有些一頭霧水, 但看了你的評論就很服氣啦! 你切入點深又廣, 我是很敬佩的! 只覺得演員表現一欄用得獎與否來評定稍嫌不足,妮可基嫚只能說有野心很努力, 但我覺得她演技比其他人差多了. 想想這十年拉片產量比上個十年多太多了,媒體的影響力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下個十年會是怎樣一個光景? "柔軟的心"說的真好, 這樣才能和解跟包容.
恕我無知, 不知道"艾騰伊格"是何許人也?
也祝你佳節愉快!
艾騰伊格是加拿大導演,我們不少熟悉的女星演過他的作品,例如The L Word的Jenny早在《色情酒店》引人注目;Elaine Cassidy在《Felicia's Journey》一鳴驚人. 我在10/1曾介紹他翻拍的消息: 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9/10/chloethe-remake-of-nathalie.html
我看的拉片才真的太少了…
請問版主說穆荷蘭大道跟Imagine Me & You不在此題討論範圍的意思是?
Atom Egoyan可是加拿大電影的門面之一啊!
很期待Chloe的上映。
也祝版主 & fruit耶誕快樂!
Michelle Krusiec近期比較為人知的動態似乎是客串新一季的CSI NY
之前她不是簽了台灣的經紀公司說要回來發展?連記者會都開了,似乎沒有下文了。
看到亞裔演員在好萊塢生存真正是大不易
好像是Ellen DeGeneres主持的那屆奧斯卡吧,開玩笑說好萊塢中1)Gay、2)猶太人、3)黑人,缺一不可
每每看到華人在好萊塢中飾演某些具有刻板印象的角色就會令人大嘆。連Juno之中反對墮胎的女孩也得是華裔不可?
抱歉, 之前沒仔細看, 原來如此. 我倒是蠻驚訝 Anne Fontaine竟然不滿意 Nathalie,不知道到底 Anne Fontaine 本來想拍成怎樣? 3個主角談不攏什麼? 真是令人無限想像! 看艾騰伊格讓 Anne Fontaine 掛名作者, 不知道會不會把她本來想拍的拍出來? 真是很令人期待!
@ comeundone, "Imagine Me & You" 原始劇本,Luce的角色是男性,大家覺得太沒創意,便改成是女性, 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女女戀. 大衛林區"穆荷蘭大道"則是純創作導向.
看來我是來的太晚
不過還是要留下8 femmes一票啦
Nathalie則是裡頭那場坐計程的戲
音樂和表情...
最近穆荷蘭一直給重提
當初看時是很平靜的
好不容易把the L看完共7 series
有點不好意思裡頭處處激情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