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2009/04/28

Where were you then?

有人說懷舊是老化的現象之.不過,我不是最近才懷舊,是一直都懷舊.所以,我可能從來沒有年輕過,因此不會變老.....

「經典新評」的第二篇是Mona Lisa 蒙娜麗莎 (1986),回味尼爾喬登開啟他拿手主題的第一部創作.

寫完這一篇後,我答應要繼續<Bad Girls>.看來在長篇影集中,它還是我心目中最稱得上經典的作品.

PS:發文日期會復古回到當初影片的發行日期,所以在首頁的第一篇是看不到.右邊欄會有「經典新評」的更新訊息.

2009/04/23

The Little Stranger advance copy

小小欣慰一下.

The Little Stranger got new cover介紹華老師新書出版進度,Lang 留言告訴我她獲得企鹅中国贈閱预读本.後來她幫我留意到四月份還有機會,我就去申請.....很幸運可以獲選!

申請過程比我想像中的激烈,22本原文書目,只提供二本The Little Stranger,愛書人必須提出堅強的申請理由.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那段申請過程

得到贈閱的讀者依規定必須發表一篇評論,我們期待先得到预读本的Lang,可能近期就會為我們分析這次華老師為大家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但我心裡卻突然企求起來,請千萬不要發生:華老師比較適合寫非關拉子的作品.

2009/5/25後記:
我有篇簡單的書評,請參考:失落的局外人

2009/04/21

Do I Need Twitter ?

網友Oliver0702問起我有沒有Twitter?老實說,我觀望了很久,很懷疑這個工具會適合我.但我決定說明我的情況,請大家幫忙把脈提供意見吧!
  • 自從認識Fruit之後,沒再進入線上聊天室

  • 從不用MSN, ICQ等線上即時溝通軟體

  • 簡訊用得很少

  • 手機講得不多

  • 私人email 量少言簡

  • 最近對討論版失去發言的興致

  • 喜歡有結構的東西,一篇文章總要構思良久

  • 喜歡將片片段段的靈感歸納成一篇主題文章

  • 文筆不好,長文才好藏拙

  • 不必每天發表文字,壓力較小

你覺得,我可以怎麼利用Twitter?

4/23 後話
謝謝大家提供的意見,我已用 orange169369@gmail.com 申請Twitter,一開戶就嚇了一跳,原來早就有二位追蹤者等著我(Twitter user可見orange在Twitter的頁面),可能他們以前就從email名單中把我放進去了.

最近從流量分析軟體中,查覺有些人是從Twitter和Plurk (它的介面真的很特別) 而來.好吧,就來試試看一個新工具.

想起我在豆瓣的使用經驗,無心插柳接觸不少大陸和香港的網友,不少人是從它的「我最近的Blog文章」更新訊息聯結過來.還有它的「豆郵」是我上班時間最方便的對外溝通管道,因為公司的網路管制會擋掉所有的Web mail和Instant Messenger.

或許我不會成為Twitter寫作的Heavey User,但我覺得為需要的人另闢一個溝通管未嘗不可.有時我並不了解大家的需求,例如我已在本站提供email和留言板,但是有人覺得要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表達.可能他比較熟悉那個社群,而不熟悉這裡.或是,我已提供RSS Feed 的訂閱功能,但有些時候還是要push到其他介面.於是我就研究Twitterfeed與Feedlr.....唉,這段,還有沒有人可以提供意見呢?

2009/04/18

DAY of SILENCE


四月初.美國麻州一位才11歲的學生Carl Walker-Hoover,不堪長期受到同學霸凌,自殺結束生命.受欺的原因,只因他比較陰柔,別人嘲諷他是同志.這個新聞事件再度提醒,當我們小心翼翼地閃躲成人社會的暴行,卻沒想到暴行可以往下漫延到本應純真的孩童世界.


這個事件為「全國沉默日(National Day of Silence)」帶來意外的警示.4月17日是美國各大學中學一年一度大規模的學生自發運動,這個活動就是為了喚起對校園內同志霸凌事件的注意.第一次是在1996年於維吉尼亞大學舉行,到了2008年已有8000個學校加入活動.

有人認為「沉默」並不是對抗歧視的積極行為,但我認同讓一群人透過特定的行為,可以引起注意,然後再讓人進一步檢視行為背後的意義.這就好像世界展望會每年舉行飢餓三十的活動,一開始大眾只是好奇為什麼一堆人沒事要餓肚子,但是經過不斷的社會溝通,大眾便能與救助非洲飢民的活動產生將心比心的聯結.

關於National Day of Silence,請參考英文官網,這篇Why Your Kid Isn't Talking To You Today還有更好的背景說明.如果你有興趣不同的聲音,可以看看基督日報的中文報導:全國沉默日收到基督徒不同反應

2009/04/16

What's New

近期有女女情節的電影或電視影集多到令人眼花撩亂.我發現自己對電影的熱忱終究是勝於電視影集,所以我想回頭找尋當時看電影的心情.說「回頭」,是因為我想談年資稍久的影片,於是推出「經典新評」.發文日期會復古回到當初影片的發行日期,所以在首頁的第一篇是看不到.右邊欄會有「經典新評」的更新訊息.

最近一篇是Wild Side 騷得過火,1995年初次發行.我們這次談的是2000年的Director's Cut.從來沒想到,它居然會花了我不少時間仔細評論.

2009/04/08

The Reader

談一部無關同志的影片:The Reader 為愛朗讀

移情之一
我常試圖寬容以待藝術創作中的禁忌之愛、不倫之戀.或許身為同志,對禁忌之愛的痛苦,最能感同身受.早期的同志觀眾看不到銀幕上放映自身的故事,只能把感情投射到近似的經驗.

我在這篇文章:Sarah Waters on The South Bank Show ,特別說明Sarah Waters在訪問中提到<Brief Encounter相見恨晚>(1945),明明描述異性戀的婚外情,卻在二次大戰時期深受當時同志社群注目,Sarah Waters借來放入The Night Watch,成為小薇與瑞奇的邂逅,而小薇與有婦之夫的秘密戀情更對比著海倫的女女秘密戀情.

近期,許多女女主題的影片都將異性禁忌之愛視作另一組平行對照.例如<Saving Face 面子>,母親未婚懷孕,與年輕男子突破傳統的感情;<Notes On a Scandal 醜聞筆記>,42歲女教師與15歲男學生不倫戀.....


移情之二
片中麥克的女兒Julia由<Vier Minuten 情鍵四分鐘>表現搶眼的Hannah Herzsprung客串(奇怪,一個德國故事主角幾乎全是英國人演出).一見她就心起他鄉遇故知,勾起對<情鍵四分鐘>美好回憶.

Kate Winslet(凱特溫絲蕾)因<為愛朗讀>紮實地演出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但她卻是因為演出過<Heavenly Creatures 夢幻天堂>(1994),值得在此大書特書.

移情之三
The ReaderFingersmith相同之處,都談到秘密,談到文字的聽、讀、寫,談到愛情中各種感官知覺,我想用這些似曾相識的經驗,來比較不同作品的處理方式.



解題:世代愛怨
我想先拋開男女主角年齡差距引起的道德爭議.美國之前討論這本著作時,有人甚至提出有違反青少年保護的說法.
    *請大家回頭參考<醜聞筆記>的評論.書中芭芭拉對於女大男小的關係,提出特別的觀點.

作者Bernhard Schlink曾經說明主要創作意圖:
    "It is definitely not a book about the Holocaust. It is a book about how the second generation attempted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Holocaust and the role in it played by their fathers' generation."
    這絕不是關於大屠殺的著作.而是關於(德國戰後)第二代如何坦然面對大屠殺,以及上一代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在此,漢娜與麥克的忘年之交,偏向於文學上的隱喻:不同世代對於戰時罪行的對立與和解.書中常常出現戀母情結的對照,不過是用以加強上下世代的隱喻.

其他電影,同樣描述跨世代爭議,例如Jessica Lange(潔西卡蘭芝)在<Music Box>(1989),直接用父vs女:女律師發現敬愛的父親曾是冷血戰犯.當<為愛朗讀>主角與上一代的牽扯,不是有距離的家庭倫理,而是曾充滿慾望的肉體關係時,年輕人又會怎樣評價上一代戰時的行為?

在書裡,麥克出現三段轉換.

漢娜離開麥克多年,麥克開始熱衷二戰時期的法律正義.他激進地認為所有上一代都該被譴責:
    "我們都宣告我們的父母有罪,既使唯一能夠找出的罪狀是在1945年後,他們姑息那些兇手,與他們共存。"

等到接觸漢娜的案例,他心生動搖,左右為難:
    "我想同時理解漢娜的罪行,又想譴責它。但是這樣做太可怕了。在我試著理解它時,我會覺得自己無法譴責它,而它是一定要受到譴責的。當我真正譴責它,讓它得到應有的譴責時,卻又沒有理解的餘地。"

最後漢娜在出獄前自殺,麥克對自己(和這一代)的消極以對提出反省:
    What should our second generation have done, what should it do with the knowledge of the horrors of the extermination of the Jews? We should not believe we can comprehend the incomprehensible, we may not compare the incomparable, we may not inquire because to make the horrors an object of inquiry is to make the horrors an object of discussion, even if the horrors themselves are not questioned, instead of accepting them as something in the face of which we can only fall silent in revulsion, shame and guilt. Should we only fall silent in revulsion, shame and guilt? To what purpose?

    我們第二代對於屠殺猶太人這件暴行該怎麼面對?我們不該以為,可以用相似道理去理解,有相近事物去相提並論;我們並沒有深究這件暴行,因為深究它,就會讓它變成討論的主題,(即使我們根本沒去質疑暴行本身),所以我們寧可既嫌惡又愧疚地,沈默以對眼前既成事實.但是我們應該既嫌惡又愧疚地繼續保持沈默?為了什麼呢?


解題:男孩的秘密
漢娜背負著雙重秘密是<為愛朗讀>重要的佈局,但是在男孩身上同樣有著不能公開的秘密:"I didn't reveal anything I should have kept to myself. I kept to myself something I should have revealed.不該說的,我全沒說.應該說的,我仍然沒講."

原著與電影在表現這一個主題,有不太一樣的手法.麥克到漢娜執勤的第二節電車是個引爆起點.漢娜誤以為麥克不敢與她相認.當時麥克並無此意,但在原著,此後麥克再無相認的意願.

電影中兩人以母子身份單車出遊,電影讓麥克故意公開親吻,但是原著並沒有這一吻.

電影中,漢娜在接到調昇內勤令,便一走了之;原著中,漢娜到了麥克的游泳池畔,男孩視而不見,接著漢娜便消失了.

到了法庭再度相遇,道德不安變成麥克內心的阻力.原著中,麥克技巧性地徵詢父親意見(而不是電影中的老師),甚至親自拜會法官,但始終沒提到漢娜的文字障礙.電影把麥克的猶豫描述得更直接:他已入獄中探訪,卻在最後一刻臨陣脫逃.

麥克一直到執行漢娜遺願,把錫罐交付給那場大火中倖存者,才向對方come out與漢娜的關係,同時為漢娜與自己尋求救贖.麥克接著便到漢娜墓園,原著在此處結束.可是電影結尾卻加上一段,麥克帶著女兒到漢娜墓園,準備向她一五一十回述真相.很多人覺得電影結束得不精采,我卻認為電影編劇掌握了作者的本意:這個世代面對上一代那場罪行的經過,往下一代come out.

解題:視覺、嗅覺

原著中,漢娜的公寓,沒有窗戶,光線昏暗,彷彿不見天日.除了不斷滾煮的洗澡水,讀者不太能感覺到空間的溫暖,也很難認同漢娜的角色.相形之下,電影藝術指導對漢娜賦予深厚的同情.她的公寓有大幅日照充足的窗面,掛著紅色窗簾,洋溢著熱度.電影用飽滿的顏色彌補原著中許多無法視覺化的氣味.

電影更利用顏色去對比麥克成年後疏離的性格.例如,一開場就是中年麥克只有黑白兩色的房間.他後來去獄中探望漢娜,背景是一大片冷漠白色窗簾.甚至他幫漢娜佈置公寓,都蒼白得沒有血色.



電影中,漢娜燙內衣、穿絲襪的畫面仍有一絲情慾的況味.但在原著,麥克覺得是被她的態度吸引,而且一直試圖解釋是與挑情無關:「....而比較像是她退回自己的體內,任其獨處,和自己安靜的節奏相伴,心神不擾,渾然遺世。」

原著並沒有解釋漢娜為什麼態度如此專注.只是書裡提到漢娜一直很喜歡穿制服的工作,而且她喜歡洗澡保持乾淨,這似乎與她在軍中養成的習慣有關.
我突然想起,有次我正幫Fruit燙衣服,她說她父親以前當軍官的時候,一定親自熨燙衣服,注意門面.退伍之後漸漸變得不修邊幅,等到年紀大了,身上開始散發濃重的體味.

我再對照原著,麥克以前很喜歡漢娜身上的味道,但後來去獄中探望她,只聞到「老婦人的味道」.漢娜自殺後,典獄長告訴麥克,漢娜一直乾淨得一塵不染,而且保持身材.但是最後幾年,她開始大吃,很少洗澡;人變胖了,還有體臭.好像要避開別人,不再想被注意到.

回頭再看漢娜燙內衣、穿絲襪的畫面,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麥克認為那與挑情無關的理由.

解題:聽、說、讀、寫

<為愛朗讀>對漢娜突破文字障礙著墨甚多,但不少爭議也是來自於此.為什麼漢娜為了隱藏文盲,寧願承擔過多的刑責?文盲是作者用以影射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人民對納粹作為視而不見,用「我只是執行任務」逃避集體共犯的藉口.

就如同Fingersmith裡的Sue,無法識字一度讓她成為看不清真相的犧牲者.巧合的是,Sue與漢娜同樣被要求以書寫來證明「身份」:在事件中的位置.Sue試著寫字平反,但不論寫什麼,解釋的權力在對方,無濟於事.漢娜便乾脆放棄.你說她是為了無謂的虛榮,或許吧.在我更來,還有一些哀莫大於心死的意味.

當你身處黑色的邪惡計劃中,怎樣都解釋不清自己只是80%的灰階.Sue不能,連識字的Maud都有口難言.更何況漢娜昔日同僚,甚至整個德國社會都急著找個代罪羔羊.

作者用「無法識字」隱喻漢娜苟且被動,在麥克身上,則用「不願回信」描述如出一轍的逃避.

The Reader的救贖之路是起於「識字」,但至「表達」才算完成.試以Fingersmith裡的Maud,來看作家如何詮釋:她幼時接觸異色書刊,曾經成為夢魘;後來封閉心靈,成為讀書的機器;直到Sue闖入她的世界,書中的女女情節突然在內心翻騰.如果只看她所讀,是無法定論她的想法,要到Maud提筆寫出,才能蓋棺論定她的情感.

麥克少年時的朗讀,是為了取悅對方,是性愛的前戲.中年時的朗讀,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撫慰.他寄了十年的錄音帶,收了六年的回信,卻從沒回覆漢娜一個字,一句話.

原著中,漢娜在獄中學會識字閱讀.除了文學作品,典獄長指出她後來看了不少猶太倖存者的作品.當漢娜提筆寫信給麥克,除了道謝詞,還會有幾句短評,或是獄中的景物.最後漢娜捐出她的茶葉罐和存款,用行動表達最終的救贖.麥克最後把故事寫成了回憶錄.

當然,電影並不是這樣處理結尾,麥克帶著女兒到漢娜墓園,回述這一段故事.我喜歡Hannah Herzsprung在片尾畫龍點睛的神情,恰如其分地傳達年輕一代對歷史的懞懂,卻又帶著充滿光明的期望.

未收錄段落

我比較電影院的版本,官網上的劇照,以及原著內容,發現有些劇照並沒有出現在影片中,但是原著有這些情節.

其中一段,麥克趁著家中無人,邀請漢娜來家中.她探索每一個房間的擺飾,特別在麥克父親的書房駐足.她的手指劃過書背,望著窗外的黑夜.這一幕,連同穿絲襪、騎腳踏車的背影,都是麥克念念不忘的影像.

我一直很好奇電影是如何處理這一段,等到DVD發行時,提醒你可以注意未收錄的片段.

2009/04/03

Web TV:Anyone But Me

純粹在網路上播映的電視節目到底能不能生存?前一陣子我們提到連Elaine Cassidy都要參加Virgin 1的網路專屬的電視節目<Dr Hoo>,值得注意這股發展趨勢.

Strike.TV是其中一員,它的商業模式不是觀看者付費,而是以插播廣告的方式來收費,節目本身是免費播放,而且沒有會員限制.我真擔心他們是否找得到足夠的廣告贊助商.

之所以引起我們注意,是因為其中一部影集Anyone But Me
出現一對拉子角色.故事一開始就是Vivian(聲音很低沉有韻味,臉型有點像亞裔)告訴女友Aster,因為父親的健康因素,不得不搬家.接著是她在新的環境、新的經驗、新的朋友.感覺上,很像是<South of Nowhere>倒過來演的故事.

目前它已播到第6集,每一集不超過十分鐘吧.有人在YouTube播放這部影集,也有人已經在網路硬碟上分享.老實說,我建議有興趣的人直接在它們的網站上觀看.播放速度很流暢,而且可以選擇HD高畫質播放.最重要的是,製作公司免費播放,只想圖個廣告收入而已.我們看看廣告,就是在幫助他們,何樂不為呢?

Anyone But Me


以下是第一集: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