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2008/07/31

Anna Madeley in The Secret Life of Mrs Beeton

對這個故事不是很熟悉,Anna Madeley對著觀眾敘述劇情,很現代的方式開場,可惜畫質不甚清晰.





Anna Madeley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na Madeley在 <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性與感性(2008)>電視版(公共電視曾經播過),飾演不得觀眾緣的Lucy Steele.這部作品的編劇又是Andrew Davies,第一集片頭就在賣肉.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Anna Madeley在劇中的詮釋與電影版類似,偏向誇張的方式.





以下是她戲分頗多的一個段落,如果要繼續觀看,可以聯結YouTube上的其他片段:

Anna Madeley_In Bruges

Anna Madeley在<In Bruges 殺手沒有假期>的模樣:




2008/07/29

Anna Madeley in Brideshead Revisited

Anna Madeley (Affinity的Margaret)近期作品<Brideshead Revisited(2008)>就在今天於美國上映.她在片中只是個小配角,小到幾乎找不到劇照.這是唯一發現的一張,要不是有圖說,幾乎認不出那就是她.

這部影片對男同志的意義可能更大一些,再次推薦S.M.哥哥的專文介紹<夢斷白莊.Brideshead Revisited

附上電影預告,可惜沒看見Anna Madeley.倒是可以看見Emma Thompson開始演老媽了,<Imagine Me & You>裡成全太太的好好先生Heck (Matthew Goode) 這回演男主角.他早就該演個男同志才對.最恐怖的是Andrew Davies(戴老)又是本片的編劇之一.他那麼多產,讓人為他的品管捏一把冷汗.



2008/07/28

Anniversary Eyewear


這個月是我們9週年紀念,所以這個月的每一件事情都與週年慶脫不了關係.Fruit鏡片破損,要換眼鏡,便慫恿我一齊換付新的.我對鏡框有點挑剔,老闆娘在櫃台裡束手無策,最後想起他們才剛剛代理的新商品:Pantone Universe Eyewear

客戶可自行變換產品顏色或外形,已不是新創舉,但是由美術工藝認可的配色專家Pantone為產品顏色代言,確實是個新賣點.客戶可以自由組裝眼鏡邊架,每一付眼鏡提供四組預設顏色的邊架,如果要其他顏色邊架,另外加購即可.它還留給我們一個有鏡框型號的塑膠片,有刻度紀錄客戶的焦距位置,將來以同樣的鏡框重配鏡片時可採用.希望它真能耐用持久.

剛開始我擔心會看來太年輕花俏,還好鏡框設計走雅致路線,配起來反而沈穩青春兼具,可以用邊架的顏色去增減氣息.總而言之,就是悶騷啦!Fruit後來放棄原來選好的架框,和我選同一個品牌.惟恐天下不知我們是一對兒.

噢,別問我價格.這是9週年定情紀念啊.

Affinity and the Adaption (2)

Affinity 文字與影像 (2)

Margaret的家人
戴老取巧用了餐桌一景,便把Margaret Prior這一邊的關係人全部帶出來:母親、弟弟Stephen、弟媳Helen,及原著沒出現的大鬍子.被刪掉的是Margaret快要成婚的妹妹Pris及準妹婿Arthur.

在原著,Margaret四周都是成雙成對的美滿關係,母親與她完全不對盤,內外都是壓力.電影版本意應是用大鬍子來強化Margaret被迫面對婚姻的壓力,順便平反一下,Margaret不是外貌平凡,吸引不到異性.原著慢慢鋪陳Margaret對父親去世的悲痛,恰是掩飾了她對Helen選擇下嫁弟弟的傷心欲絕.而電影版的大鬍子則是用以維持大家誤認她為戀父情結的基調.

大鬍子是個很失敗的角色,每次輪到他念白,我恨不得把他給打昏.後來我悟出為什麼他要裝上那麼大一片鬍子?是用來遮掩他的拙劣演技.

電影版的Margaret被改得相當直率,也沒那麼依戀父親:「父親在世時,我很樂意做他的助手,討他歡心,如今他已過世,我也就解放了」

電影版從Margaret側耳傾聽Helen的琴音,開始暗示兩人有段難言的關係.天啊,Helen言行舉止不討喜也就算了,為什麼她連彈琴都看起來那麼庸俗,讀者怎能接受Margaret會為她傷心欲絕?這種詮釋的原因是為什麼?怕搶了二位女主角的丰采嗎?還是預算限制,沒有辦法再多請一位能力夠格的女演員?

Lang:
用餐桌呈現關係通常是不壞的主意,順手拿個好的範例比如Gosford Park。餐桌對話能達到的效果多多,成員出場,關係介紹,性格表現,可在這出<Affinity>裏仿佛沒見太大作用,臺詞不到位抑或是表演沒撐起來(除了母親和Margaret)?能感到家庭壓力嗎?沒有,能分出強勢弱勢嗎?沒有,只是介紹了家庭成員,推出了大鬍子。
  
原著細節電影改編不必一一照搬,比如對階層的白描,比如Margaret的文藝。Margaret想起監獄毫無自由和尊嚴的生活,意識到自己飲一啖茶,行一步路,念一句詩,已是很大奢侈。母親不准她聊監獄,但擋不住富貴太太們的閑嘴獵奇,鄰居牌搭子華萊士太太就喜歡打聽監獄的奇聞軼事當消遣。當Margaret告訴她時,她滿意地發了發「啊,她們跟我們差別多大啊」的感歎,並且說這是哪句詩來的?Margaret一定知道。瑪歌隨口就給出了丁尼生的詩。妹妹Pris要去做肖像畫,華萊士太太盛讚Pris美貌,這時瑪歌心下一句「她居然覺得Pris比Helen還漂亮」,帶出了海倫的相貌以及Margaret對她的取態。
  
到了電影裏,這都沒了。沒了也不要緊,給一個拿得出手的Helen也行。看看那人是件什麽蠢貨。那句搖頭晃腦的「Maggie,你到監獄究竟做些什麽」念白,足以令人當場吐血而亡。是製作費不夠,還是誰的人事關係,整出這麽一個傢夥來?
 
還有那來歷不明的大鬍子。
  
可憐Maggie還要與這兩人OOXX,真是天地無倫,日月無光。


第二次獄訪
電影版做了大量濃縮,就算獄中犯人有一對戀人,也一併被刪除.

Margaret遇上新犯人入獄.她在原著看著犯人落髮,但是獄卒狹問她要不要去看犯人洗澡時,她可是一口回絕.電影版,Margaret被迫到現場,不忍目睹.戴老的用意是在後面可以加上一幕Selina在夢境中裸露香肩,另外就是劇情往下接問Selina:你怎麼能忍受這裡?

Lang:
戴老的趣味?我完全理解瑪姐不願面對一堆白花花的肉體的尷尬,理解華老師爲什麽這樣寫。「你怎麽能忍受這裏」可用其他的悲慘之處來引出,可用之材遍地都是。至於說那香肩,我無言以對了。

Anna Madeley與Zoe Tapper這一段對手戲純看演技.兩個人坐著對話,只能利用表情.我喜歡細看她們採用的身體語言:

Margaret與其他人對話,通常眼神堅定,不太眨眼.當她對Selina問話時,看她雙眼定看,雙唇緊鎖.一旦她遭遇Selina的「反擊」,她的雙眼就像蜜蜂拍動翅膀,頻頻眨眼.

當Selina回答有關自己的事情,常看到她低頭垂下雙眼,好似在閃躲.當然,她的話裡的真實性便七折八扣.很快地,她就用扣關的101招:「你來見我時,我就感到了你的悲傷」,轉守為攻,要求Margaret說說她的故事.

原著中,Margaret沒什麼好講似地輕描淡寫;電影版,她緊張地直眨眼,眼角還向上思索:「父親過世六個....七個月了」除了犯人以外,誰會那麼斤斤計較度過的每一天?


這時候的Selina雙眼定著八成開,像是在接收訊息,掃瞄有價值的資訊.她的眼神在這種時刻,特別危險.



Margaret眼角向上,飄向更遠的翡冷翠、羅馬、佩魯賈、威尼斯....




Selina似乎隨著Margaret一齊望去,其實更像是凌空抓取獵物.她向Margaret道謝給她希望,不如是謝謝她提供一個目標.


Lang:這裏看法有點不同,我倒是覺得Zoe Tapper動作太大,可以收一收。

Selina的身世
同樣一個餐桌,戴老就帶過了Selina初期在靈媒工作坊的日子.仔細聽聽背景,有火車在不遠處經過的聲音.當色老頭突然闖入Selina的房間時,還傳來附近的馬蹄聲.這裡的聲音比視覺還更能描繪猥瑣的環境.這時候Selina眼晴是全開的、自然清純的眼神,而不是八成微張,掃瞄客人自動奉送蛛絲馬跡.

原著一大半是Margaret掏心掏肺的私密日記,另一半是Selina別有目的的流水帳.關於Selina之前的故事,電影版大幅刪減,完全不碰觸她執業時,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部份.沒有這塊模糊空間,怎怪觀眾不全以陰謀論解讀Selina,責難Margaret活該被騙!唉....

Lang:非常同意。原本該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說到活該被騙,Brink夫人是自已尋尋覓覓找上門.Selina拿出101招扣關,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為什麼Brink夫人會有那個夢境?

Lang:
這是模棱兩可地帶,也就華老師原本的取態了:並非完全否認通靈。或許Brink夫人與Selina就有一夢之緣。有的電影,像<
The Innocents ,就很好地保留了The Turn of the Screw原著的ambiguity。但這個電影的改編,似乎想把一切都水落石出

續:Affinity 文字與影像 (3)

2008/07/25

Affinity and the Adaption (1)

Affinity 文字與影像 (1)

以前分析Tipping The Velvet, Fingersmith,是將原著文字與影集兩相比較.因為三集長度的電視影集,較有空間去忠實原著,但是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則是完全不一樣的邏輯.在這個條件下,影像上的考量絕對優於文字.不只情節精簡,還要能用視覺說出故事精神,製造氛圍.

Andrew Davies(戴老)是本片的編劇,要評<Affinity>,最好從他下手.從60年代英國電視編劇起家,40幾年來一直是活躍多產的劇作家,2008年被 Telegraph 報社列為"the 100 most powerful people in British culture" (英國最有影響力的百大藝文人士)排行第48.你可以想像自己是Andrew Davies,會怎麼看特這個故事?

Lang:
要我是戴老,WOW!首先提個要求,把Sarah Waters電話號碼手機號碼都給我,我要隨時和她探討問題,二是把那個Anna Madeley給我找來當女一號,其它好說。

哈哈哈,不開玩笑了,OK,既然只是"based on",我就把它接受為基於小說的另一個故事吧。顯然時間是不夠的,所以只能抽取最戲劇化的東西,瑪姐和小杜的關係,其它的枝節全部砍去,當然監獄的故事就沒有了,這不是一個五集連續劇,否則可以拍一個維多利亞版的Bad Girls of Millbank,把幾個特別的女囚和看監細細說來。但要保留瑪姐和海倫的關係,實際上瑪歌仍是很看重海倫的,日記裡有之,書信有之,我覺得她仍在那段關係的傷痛之中未能擺脫。這也是為什麼一見小杜立刻淪陷,因為她需要rebounce。


我對影劇從業者總有幾分同情和敬佩,這是個群體工業,有太多人事物要溝通協調.我最怕幾句話就把一部影片說得一文不值(尤其在意Sarah Waters的改編作品),總希望好的、壞的都能公平檢視,所以我決定不厭其煩,一段一段細看.幸好Lang也有興致,一起雞蛋裡挑骨頭,免得一人一言堂,也多些趣味.

片頭前
Brink(平克)夫人在驚恐中去世,捨去原著於1873/8/3,Peter, Selina對Madeleine暴力失控的場面,保留到最後,一次揭開謎底.

關於在電影後半這段暴力失控的情節,起先我沒有特別的感覺,後來想到Davies自行增加大鬍子追求Margaret,而且有場意圖強暴戲,這兩組對照就有點意思起來.但是那個男演員真的演得太爛,完全破壞這個角色的價值.

片頭
不知名的身影沉入水底,預告這不是一個快樂結局.片頭與最後片尾呼應,但氣氛截然不同.在片頭,觀眾是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她沒有面孔也沒有情緒;在結尾,要觀眾認同主角臨終的想望,水中出現的是美麗的容貌,飛舞的衣衫.

第一次獄訪 1874/9/24
原著很快就進入Millbank監獄,在電影版還加了一小段導引「交待」:Margaret服用藥物、藥物對她的影響、她戴著項鍊、有日記習慣、為何去獄訪. 我用「交待」一詞,是因電影處理手法太廉價且沒有較高的效益.例如藥物的影響,後面即未再著墨,只是不相干地表現Margaret在電影中出現幾個夢境.這一段寶貴的銀幕時間,實在浪費.

Lang:
藥物一帶而過,再無解釋,觀眾根本無從知曉原委,無法建立對Margaret的背景認識。吃藥的原因,自殺經歷,我不明白為什麼隻字不提。她喝的Chloral(水合氯醛),是麻醉劑的一種,久用上癮,用於失眠煩躁不安驚厥,過量可產生持續的精神錯亂,昏迷,甚至死亡。 Margaret也吃過Laudanum(鴉片酊),有鎮定止痛功效,是上癮藥物。

Fingersmith裡也提到的醫生給莫德吃Laudanum。


Millbank監獄的全景真不及格。你說成本不夠吧,好歹都去羅馬尼亞出外景了,怎麼還用畫的呢?
電影版有段自創對話很有意思:

    Shillitoe:我覺得令尊在天之靈也同意我的看法
    Margaret:您覺得他看得見我們嗎?

Davies在電影版中強化Margaret一種困境,所有人都認為她走不出父親去世的陰影,於是那位大鬍子追求者便把Margaret每一件事都與戀父情結扯上關係.妙得是,原著中的Margaret有些柔弱怯懦、自怨自哀,可是電影版的她便多了幾分力道,很多時候出手反擊,於是便出現上述回話,當場讓Shillitoe顏面無光.同時,這也顯示Margaret一開始無神鬼的態度.

Lang:
鬍鬚男多餘的廢物,長得又不好看,拿來何用,平衡男女人數嗎?每次看到他我就想,作孽,那鬍子裡有多少衛生隱患啊?

之前提到Margaret初訪監獄,由上往下俯看,女犯圍著圈子行走,宛如意喻女陰.這是電影人的想法.原著只說她們排成三個橢圓形,是三個各自獨立,還是三環,沒有細說.但是電影版就排成三環圓形,而且還要站個人,形成中心點.....

Ridley第一次領Margaret走入獄中,這一段是電影的最大敗筆.導演採用手持攝影,跟隨人物行走,形成視覺上的不安定感,意圖讓我們感受Margaret的不自在.但是攝影動輒使用快速zoom in、短鏡頭連接,獄卒好像在現代忙碌的辦公大樓穿梭,完全改變觀眾的心理節奏.而且,我覺得那讓Margaret走路的姿勢顯得左搖右擺.獄中步調緩慢,似曾相識的走道彷彿永無止境的迷宮,反而應該用較慢的鏡頭去凝視.至於Amanda Plummer則讓我很失望,她所飾演的Ridley像個笑話.

Lang:
同意Orange,這裡真不該用手持。才進入陌生壓抑的環境,試探、緩慢才是合適的反應,當時並沒有緊張的原因。這其實也契合了我的閱讀體驗,當初讀日記第一段,Margaret初入監獄,形容Millbank內部結構,讀得較仔細,也因為監獄的物理構造十分複雜奇特,花了些時間慢讀,可以想見 Margaret初去時四處張望之狀。我後來找到了歷史上Millbank監獄的平面圖。

原著中,Margaret駐足在Selina的囚室前,是因為一聲「完美的歎息」,而從眼洞中望入.電影版放入這個歎息,但你要仔細一點才會聽到,因為它太短,而且稱不上完美.不過,電影版在許多聲音處理確實相當講究,很值得買來正版,配合音響播映.

Lang:
典型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出場,看來東西通用。這聲完美的嘆息,要完美,恐怕只在文字中。怎樣去拍,也未見得有好效果。

Margaret初次印象,形容Selina像是Carlo Crivelli畫像裡的人物.我想像中的Selina是閉眼仰頭,沈浸在陽光中.畫面是偏向明亮的暖色調,而不是電影版一片冷藍的持花祈禱貌.小說裡,Margaret第一次走進Selina的囚室,就被陽光照得睜不開眼.電影版統一獄中的冷色調,如果給予Selina出人意表的光線處理,可以塑造反差的吸引力.

Lang:
讀Affinity的人,看完後大多會去找Carlo Crivelli的畫,一睹小杜究竟怎生形容。但這幅Veritas我至今沒找到,一位愛讀此書的網友也沒找到。這事一直在心裡擱著。看完書後我一心想去意大利,今年終於了了心願,去了羅馬和翡冷翠。但在Uffizi裡面也沒尋著此畫。 Crivelli的作品給我的顏色印像是暖的,多黃,紅和金,比較鮮豔。如果Margaret第一想到的是Crivelli的話,我同意你,我也一直是這樣想像的:那應該是一幅暖色的畫面,金色和黃色明亮得讓人心動。

電影版改成Margaret直接要求訪視Selina,而不是如原著在下一次行程才開始逐一訪視女囚.書中許多女囚的故事都被刪除,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Margaret不解為什麼女囚都喜歡對她說話,但又說得結結巴巴.一位女囚解釋:"....So many hours, and not a soul to speak to. Sometimes you wonder if your tongue ain't shrunk up or dropped clean off. Sometimes you do fear you will forget your own name." 名字好似與靈魂相連,要詛咒一個人,必指名道姓.要控制靈魂,就讓他忘記名字.日本動畫<神隱少女>的小小女英雄如何脫困?最終在想起自己被取代的本名.

這段話後來在電影版交給Selina全權代言:「在這裡他們叫我姓杜的,就像叫傭人,如果有人叫思林,我會轉頭想想,誰是思林?我已經忘了那個女孩是誰,我不過行屍走肉!」Margaret可沒忘記Selina,在日記裡一遍一遍地惦記著她的名字.但是誰惦記Margaret?是叫她Maggie的弟弟?還是喚她Aurora的Helen?

Lang:
從1830年代開始,英國的監獄實施“separate and silent system”,隔離與靜默制,在監獄裡服刑人是被“禁聲”的,我覺得這一點十分恐怖。 Affinity寫的就是這個情況,可惜電視裡因不是主線,取捨掉了。 Aurora這名字也踪影全無。看個電視,誰有那個心思跟你那麼文藝,去找這個羅馬神話,那首長詩? Selina雖也不知道Aurora名字的典故,但她卻會把這名字用得彷彿施法,叫Margaret聽在耳裡,顫在心裡。
  
所以,私密的名字,一定不要隨便告訴陌生人,特別是漂亮陌生人。


倆人在原著中的第一次交談,在電影版被拆成二次:把Selina情緒激烈的部份放在第一次,平靜的部份放在第二次,讓電影的情緒比較專注,不似原著忽高忽低.

Selina一開始抗拒詰問甚是精采.妳問我感覺如何,妳說呢?妳說獨處是好,為什麼?妳要我反省,說這些廢話嗎?妳要我述說過去,為什麼?Selina的詮釋非常稱職,不屑的嘴角和鄙視的眼神,讓Margaret像備受打擊的小鳥.

我後來用陰謀論的觀點來看Selina,就覺得她每個眼神都有意味.當Margaret說道獨處時可以計劃未來美好的生活,鏡頭移到Selina,她淺淺地笑了.

Lang:
哈哈哈,那個淺笑,我也看到了。她後面還經常擺出陰謀論的臉。兩人談話的拆分和合併,電視必做些提煉和壓縮,我倒覺得沒所謂,只是我不喜歡他們明顯的賣破綻。破綻賣得多了,就沒意思了。

續:Affinity 文字與影像 (2)

2008/07/23

Anna Madeley in The Outsiders

Lang可能比我還迷Anna Madeley,找到一段英國娛節目報導,是Madeley小姐在2006年演出的作品<The Outsiders (2006)>.她在訪問中的第1分30秒才完整出現.青澀平凡啊,女演員就是要挑到像Sarah Waters這種好作品的改編劇本,才能在銀幕上展露神采.(之前提過,她因<Affinity>獲得蒙地卡羅電視展Golden Nymph Award Winners電視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2008/07/19

Around the Corner

第一次親身感受熱潮的起伏.之前看<Tipping The Velvet>,已經是美版DVD成型.看<Fingersmith>,只是一個人悶著頭,不知道外面的同好有多少.這一次追<Affinity>,從它選角、期待ITV上映落空、DVD預定發行日朝三暮四、看它不斷參展.....直到近日意外有種子提前下載.以及,就在今早Lang阿朗完成了字幕中譯,快手趕製時間線.這一切就像一場沈默而盛大的年度盛事.

我極其有幸恭逢其時,可以在電腦前參與自已的首映.

海上有明月,天涯共此時.

Affinity:back to basic

莎拉華特絲之秘密、欺騙、背叛/救贖、操控


    (註:為了讓觀點更多元、內容更紮實,這一篇文章同時併入Lang阿朗的看法,談到那裡,就加到那裡,本文近期可能隨時更新)

讀者對Affinity原著的評價很兩極化,我不想從單一作品來看它,而傾向從Sarah Waters的作品比較著手,之前在Reading The Night Watch一文,請大家注意莎拉華特絲在Affinity敘事觀點和敘事時間軸的自我突破.

這一次則是探討作者最愛著墨的主題.在The South Bank Show電視專訪中,她解釋自己鍾愛描繪監獄、瘋人院的原因,除此之外,她還有幾項熱此不疲的主題:秘密、欺騙、背叛/救贖、控制.在維多利亞三部曲中,非常整齊的出現.我不喜歡將Affinity視作Fingersmith的習作,而是這些主題各有獨特的發展方式.The Night Watch雖然有傳承,但是它已跳出原有的模式之外,我目前能力不及無法觀得全貌.

秘密

莎拉華特絲的作品,常推演出人意表的故事,秘密是她常採用的主題.同性戀情是故事當時的禁忌,在維多利亞三部曲如此,在The Night Watch同樣也是,最適合成為故事中的秘密.但是只有一個秘密去支撐一本書便嫌情節單薄,所以一定會再搭配另一個秘密.「身份的虛實」,是秘密的最佳取材之一.於是Tipping The Velvet出現Nan街頭跨性別裝扮:是男是女?在Affinity中Selina的通靈能力,是真是假?在Fingersmith,誰是加害人,誰是被害者?而在The Night Watch,它不再提問who,而是追問why?我不得不承認,一開始對「追問why」,我是有點適應不良.

秘密除了埋在心中,通常會使用一些載具,而項鍊是其中最成功的物件,提供「看似如此,實則不然」的戲劇效果.在Affinity原著,Selina偶然發現Margaret衣領下懸的項鍊,Selina沒有將它取出,只是隔衣將它輕壓,似傾聽心跳.大家一直以為那是Margaret為紀念去世的父親,後來她才坦言裡頭是Helen給予一撮髮絲的愛戀信物.

電影版因為時間有限,Selina直接將它拿出.只可惜沒讓Selina多表現一些游移(像Maud為Sue整衣領).項鍊在一開場便出現曝了光,後續也沒有烘托,浪費一個可發揮的視覺元素.

其實原著中還有另一個項鍊:Selina要Margaret高繫在頸間的黑色絲絨項鍊(非常SM).這是Selina控制Margaret的象徵.可惜電影版也沒有納入.只能說戴老的情色觀,不像我那麼戀物癖.

Lang:
同意你的觀點,秘密是華老師的看家法寶之一。尤其在AffinityFingersmith裏,Tipping The Velvet中的秘密成份不算太高,因爲只有街頭賣藝(我們把那叫賣藝好不好)一段,而且富婆黛安娜一眼就看穿了,算不得要命,然而在另兩部小說裏,就生死攸關了。Affinity裏的秘密還不止一個,最重要的是Selina的通靈能力,Margaret的性傾向也是個秘密。但是,Selina的秘密幾乎所有人都不知答案,瑪姐姐的,儘管她拼了命守著,讀者們全知道,Selina還有她的「靈界朋友」也很快看出來。一個被人看穿了秘密的還不知道別人知道的人,真是赤手空拳,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至於說信物,呵,項鏈很經典。電影的處理我也覺太猴急,怎麽還沒見幾面呢,就把手伸到人家衣領去了?倒是那個SM十足的絲絨軟項圈,沒得上鏡可惜了,戀物癖你希望落空,我為你遺憾。墜子裝頭髮這樁事,意象太普通了,跟施法咒似的項圈,相去遠矣。


    *看看右圖<Tipping The Velvet>黑色絲絨項鍊的示範,戴老怎麼忘記如法炮製?

Fingersmith的項鍊是用作誤導.原著裡Maud總是拿著它又親又搓,內心卻充滿對母親的恨意.她以為那是母親的照片,後來才發現那是Sue的母親.電視版對這一個物件的處理沒有高明到那裡,但至少讓Maud在身份真相大白時,拿著它昏倒(當初我最不滿意增加這一段的昏倒).還好Elaine Cassidy的演技,讓Fingersmith的項鍊發揮一定的效果.

欺騙

欺騙是維多利亞三部曲製造戲劇衝突的方式.The Night Watch也有出現,但比重很輕,不是重點.欺騙主要源自「自由」與「財富」二項動機,反而不是因主角懷有的秘密.而是秘密讓欺騙的行為更加複雜.Nan在街頭跨性別裝扮,除了是變異的謀生方式,同時間也取得行為上的更大自由;Selina想要從獄中脫困,並且獲得資金能夠遠走高飛(只有自由是不夠的,Selina要同時等到自由與財富);Maud想要脫離莊園不自由的生活,Sue想要騙取大筆財富.

Lang:你覺得小杜什麼時候知道的瑪姐有錢?她可能也只是估計,瑪姐自己也是到後期才知道。

Fingersmith的欺騙過程,不只是二個主角旗鼓相當,而且一山還有一山高,劇情富於張力.Affinity的Margaret對Selina的理性質疑則是節節敗退.如果我們只是冷眼旁觀Margaret被Selina輕易的誘騙,這個故事就一點都不好看.莎拉華特絲目前為止最大的挑戰就是想辦法在故事中維持兩大模糊空間:靈異是否存在?Selina是否對Margaret動心?

Lang:
我認爲還有一個重點:資訊不對等。小杜有「神助」,幾乎知道瑪姐的一切,而瑪姐姐對她的秘密幾乎一無所知。因而她更顯得神秘,這份神秘又更吸引人。
眉清目秀,天賦異秉,身陷囹囫,案情迷離,人卻道是無情卻有情,這樣一個擺在你面前,動心期限一萬年也不為過,顛撲不破的。你我皆凡人。


現代人被教育不可迷信,因為有太多神棍騙人的案例.這個世界或許真有神力與靈異存在,但是它們存在的方式,可能像空氣中的薄紗,並沒有那麼強大而具像.有些異人確實在特定條件下,偶然有接收訊息的能力.其他人像鑽取原油般,希望源源不絕取用這些能量.當通靈成為標準商品之後,職業靈媒只好藉著「人工添加物」來補足貨源和美化包裝,於是產品虛實濃度不定.

Selina有沒有異能?我認為她有某個程度的能力,但是不足以提供劇場般的演示.她自認在幫助他人,在這個心理前提下,視「人工添加物」為理所當然,到最後甚至不清楚那些是原汁,那些是加水稀釋?她深信自己的信念,把20%的還原汁,當成100%原汁.在原著中,Selina對這種美化包裝還有些自以為是的堅持,但是電影版最後把她描繪成沉淪的黑心商人.

Lang:
我也傾向于小杜有些天賦,但遠未至讓靈魂現身的程度。其實小杜的通靈手段究竟如何,是原著中衆說紛紜的迷之一。這也是小說特別的吸引人之處。Ruth可能令小杜相信,他是Peter附身,因此小杜一直認爲,她並沒有作假,她真的引來了Peter,只不過Peter是附身於Ruth而現形。

我一直想知道她在Brink太太家搭的小黑幕帳裏到底做了些什麽,她有一段日記寫到「非常悶,非常熱,眼前突然綻放無數種色彩」,有可能她進行了自我催眠。催眠術也是很強的東西。


原著中,Selina對Margaret保持相當高調的距離,讀者一直搞不清Selina對Margaret有幾分真心?電影版的詮釋則直接明快加了二段.原著裡從沒出現相吻,電影版增加一段逃獄前夕的擁吻.

Selina吻後感慨,已預料明日之後的結果,不經意地向Margaret說聲道歉.在最接近的時刻,有人因著欺騙的壓力,充滿歉疚.

電影版在這一個節點的心情,與Fingersmith肌膚之親次晨,Sue閃躲Maud的好心情,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Lang:
哈哈,戴老手筆,我覺得他真是越來越香豔了。平心而論,這齣戲他還算是較為收斂的,感謝他沒加一場海倫和瑪歌麗特滾床單。你沒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註:<A Room With A View 窗外有藍天>電視版),「去了另一邊」的EM福斯特只能啞巴吃黃連。Tipping The Velvet香豔沒所謂,輕歌曼舞夜宴狂歡陽具先生,香得上道,但Affinity是三部曲中的極盡克制的一部,還是荒涼冷峻些好。我認爲小杜和瑪姐姐之間保持距離是有必要的,小杜只是有時言語之間有所挑逗,瑪姐姐從頭忍到尾,不曾逾越半步,只在日記裏滿紙荒唐言,未到千般恨不消,收尾卻輕輕就成了泡影,輕得人難以承受,多麼厲害的反高潮。


    提到戴老的香豔處理,我最被嚇到的鏡頭是Selina在Margaret的夢境中半裸香肩.我可以接受相吻,但是此處裸露身體便過於直接.<Fingersmith>表現Maud的渴求,除了河邊作畫目不轉睛,Maud在當晚貪看Sue的胴體,是含蓄地用遠景處理Sue的裸背,再輔以Maud的眼神來詮釋.

    Lang:太有同感了!我看著那個簡直頭皮發麻。

背叛與救贖

欺騙的終結,有背叛與救贖二種發展.莎拉華特絲在The Night Watch,還將背叛發展到報應.瞧瞧Helen的下場吧.我發現影像編劇則是有志一同同情女主角,讓她們在鏡頭前顯露人性.於是,<Affinity>的Selina可以在Margaret投河的一剎那,隔海心電感應,閉眼心頭一驚.

Lang:
華老師處理得決絕,半句廢話沒有,只是「今日大雪,今夜水涼」。看到這我總想到那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九成九知道瑪姐姐是走投無路了,她卻再不肯寫出來。走了路的小杜關心與否,就更是任君想象了。加這一足,這樣的詮釋,我倒也接受,雖然有點老土,但是暖心。我猜你也是喜歡的吧。


<Fingersmith>中,Maud離開Sue的視線,再怎麼強要無情,也忍不住閉眼悔恨.但是FingersmithAffinity在這一段分道揚鏢.Selina不論有無悔意,她只能逃獄在外,永遠背負被叛的心罪.不也是從一個監牢更換另一個心牢.而Maud則是反轉救贖,成為傳奇角色.

Lang:
小杜今世做不到了,還有輪迴可以救贖。華老師說,Fingersmith is licking Affinity's wound(Fingersmith是療Affinity的傷)。想想吧,兩個主角,名字也是S和M,卻有了一個對換。前世S (Selina)欠下M (Margaret)的,終究會報答。在下世,S (Sue)變得不識字了,M (Maud)依然是小姐,困于幽谷,只等S到來。如果兩本書都沒看過的,我建議先看Affinity,再看Fingersmith,電視也一樣。


操控

主角執行欺騙,但是主謀者常另有他人.莎拉華特絲安排第二線主控操縱的角色向來不弱,Affinity的Ruth卻是戲分最少,但控制力卻是不成比例地巨大.她給予Selina的東西(成功秘訣、事業舞台、不離不棄、脫逃計劃、可能狂野的性愛...),絕對超出我們的想像,不能以老醜女人輕率視之.

我贊同電影版把「妳是誰的女孩」放在Selina出現二心的時刻,而不是原著臨行前提醒,把Ruth塑造更為強勢,讓Selina脆弱得引人同情.

Lang:
Ruth絕非等閒之輩。她和小杜之間沒有浮出水面的強大關係,你舉的那些全都可能,甚至更多。小杜願爲她俯首貼耳,她的能耐可想而知——小杜並不是一個輕易認低的人。也不排除戀母情結,她年幼喪母,可能在感情上需要一個mother figure。只不過,那邊有一個這麼好的姐姐在等你......

Fingersmith的Gentleman,除了使不上性愛的力量,倒是很努力地威脅利誘他的旗子.造成雙邊恐怖平衡是他的最佳策略.而Fingersmith最大快人心之處,便是脫離他的掌控,獲得最後的自由.



延伸閱讀:Affinity 文字與影像 (1)

2008/07/18

First Impression

Affinity 三言兩語

好吧,網路上已滿是下載的種子了....

我有很深的偏見,總是看著華老師作品好的部份.愛屋及烏,我也總看著影像編劇好的部份.要照本宣科很容易,但是敢提出自己的詮釋,是一種專業上的堅持(雖然有時完全曲解原意).第一印象有點失落,惦記的是缺點,從第二次之後的每一遍,越來越覺得戴老頗有另類趣味,把原著中的萬般壓抑,硬是偷渡熱情與肉慾(因為他的男性觀點?):於是Helen與Margaret相吻;Margaret與Selina相吻;Selina與Ruth相吻.而隱諱不清的Peter Quick事件,就露骨地像一場騙財騙色,靈肉合一SM.....

得暫時停筆,等較多人看完,再來細訴影像.但是可先舉一張圖片為例:Margaret初訪監獄,由上往下俯看,女犯圍著圈子行走,竟有歌舞片的影子,想想戴老在Tipping The Velvet的歌舞場面.而那環形構圖,常讀電影語言者,不陌生那常意喻女陰.....

下次影像細談,我會拿<Affinity>與<Fingersmith>大膽比較,你會意外發現,原來這兩部作品後面脈絡糾纏.有趣的是,這種情形不只是發生在文字原著上,連二個編劇部份自創的影像片段,都能兩相對映.我一直認為Affinity是Sarah Waters重要的轉捩點,覺得Affinity太弱或太無趣的讀者或觀眾,千萬不要低估這部作品承先啟後的重要性.

2008/07/16

Queer Women in classical art: 10

Rosa Bonheur 羅莎邦賀 (1822-1899)

第一次知道羅莎邦賀,是因為這本書:「女性,藝術與權力」,書中最後一篇文章:「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作者從藝術家的養成及商業市場的體系,解釋早期女性因為難以進入藝術產業的體系,無法產生足夠的女性藝術工作者,更別說從中能出類拔粹.而羅莎邦賀是少數女性藝術工作者在世時,繪畫事業即達到商業高峰,並受到當時藝評肯定.她的聲名遠播,從法國紅到美國,都有以她為藍本的洋娃娃推出,成為那個時代許多小女孩的成功典範.

(*可在網路上閱讀原文: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另有簡體版由廣西師大出版社發行)

羅莎的父親Raymond是一位有才華但清苦的肖像畫家,母親Sophie還擔任鋼琴教學的工作補貼家用.家中還有弟妹: August, Isadore, Juliette.1833年,羅莎當時大約11歲左右,辛勤持家的母親不幸去世.前三個年長的小孩暫時送到La mère Cathérine女士家寄養二年.這位婦人送他們上學讀書,但是羅莎總愛在樹李中玩耍,弄得全身傷痕累累,根本在教室裡靜不下一個鐘頭.

父親後來續弦,二個兒子繼續接受正規教育.對於不愛唸書的大女兒,他親自教授繪畫,但不是很認真地,一週大約上課三次.其他時間,羅莎得學女紅縫紉.但是她每次都刺到手指,老是吵著要陽光和新鮮空氣.父親只好把她接回,安排她到二個兄弟的學校(Fauborg St. Antoine School)一起接受正規教育.她常在牆上畫老師的畫像,雖然讓老師不太高興,卻又不得不承認她有繪畫的天份.

羅莎還是不喜歡學校生活,越來越鬱鬱寡歡,最後父親只得把她接回家中.羅莎卻在父親的工作室尋得活力,學他素描、雕刻,一整天都不嫌累.父親突然正視到女兒的天份,開始認真地指導她習畫,並讓她去羅浮宮臨摹大師作品.她的臨摹畫作受到賞識,而且賣得不少價錢,開始幫助家計.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一文提到另外一件影響了她父親教育女兒的態度.他是Saint-Simonian聖西蒙教派的成員,教義推崇女男平等,甚至不支持婚姻,認為女性是偉大的性別,是未來的彌賽亞.她父親的全力支持是她能發展天份的最佳動力.

羅莎原本愛好自然景觀、歷史和風俗畫.17歲時,偶然畫了一隻羊,讓她決心往動物主題發展.由於沒錢買牲畜臨摹,只好長途跋涉至農村作畫.除此之外,她還去屠宰場了解動物的結構.就像古典畫派的畫師從人體解剖著手,了解被繪對象的所有細節.就當時女子而言,她真是具有超出常人的勇氣和毅力.

羅莎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市場區隔.「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指出,當時中產階級興起,繪畫市場跟著改變.不再只有宮庭內的大型畫作才有市場,配合家庭陳設的輕藝術因運而生,動物畫成為受歡迎的主題.

她在19歲開始展露潛力,向Fine Arts Exhibition 提交兩幅作品"Goats and Sheep", "Two Rabbits"獲得好評,開啟了事業榮景,也改善家中經濟.

1849年,她正值27歲,以"Cantal Oxen"獲得金牌獎,作品更跨海銷售到英格蘭.羅莎的父親與有榮焉,被政府任命為女子學校的校長.可惜他在同年便去世,改由羅莎接任.接著她完成"Plowing Scene in the Nivernais"(尼韋內的耕作,第一次鬆土).這幅氣勢磅礡,充滿力與美的作品,就在這一次台北米勒畫展中同時展出,我認為現場的震撼力,逼近大型電影院的身歷聲效果.

1853年,她經過18個月的研究,終於推出最重要的作品"Horse Fair"(賽馬會).從英國一路高價轉手至美國紐約.這幅畫作聲威遠播,被英國人收藏時,還送至溫莎城堡,在維多利亞女皇御前展示.拿破崙三世特別頒授Cross of the Legion d'Honneur勳章.雖然她被邀請參加國宴,但拿破崙三世並未親自授勳給她.有一說是拿破崙三世擔心表揚女性會引起負面輿論.事實上,是他對自己的王位太沒信心.

Henry Bacon描述羅莎收到勳章的過程. 1865年拿破崙三世離開巴黎進行作短暫的夏季旅遊,國事暫交Eugenie皇后.羅莎的工作室在楓丹白露,距離皇宮不遠.於是皇后突然輕裝簡行親自登門拜訪.皇后很快地親吻正準備起身迎接的羅莎,並為她別上勳章.這是有史以來首次贈勳女性.因為皇后堅持,才能是無分性別.後來,連比利時國王亦贈勳Leopold Cross of Honor.

網路上介紹到羅莎,常會提到她穿男裝的故事.羅莎解釋她是因為工作需要,常要出入屠宰場及農村,穿褲裝真是比較方便.由於當時女性穿男裝是違法行為,她為此特別取得警方的法令許可,網路上找得到這張證照的圖片.在「游擊女孩床頭版西洋藝術史」一書第56頁還提到,這張證書每6個月要重新申請一次,而且要輔以醫師證明.原來我們的服裝自由,有這麼一段艱辛的歷程.

羅莎另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便是她與終生伴侶Nathalie Micas的關係.

羅莎約在1841年遇見娜塔莉.當時Micas先生是成功的投資商人,雇用Bonheur先生為他的女兒繪製肖像.Micas先生看中羅莎的天份,鼓勵她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還幫她找到資金.羅莎視他不只是恩人,更如至親.羅莎在自傳中寫道,當他46歲,臨死前託付Bonheur先生:
    "Let our two children stay together always. You see how much they love each other. Rosa needs Nathalie to love and protect her. Come, children, I want to give you my blessing!" 讓我們兩個小孩永遠在一起.你知道他們深愛彼此.羅莎需要娜塔莉的愛,及保護她.來,孩子們,我要給你們我的祝福. We were both deeply moved and knelt down by his bed. Good father Micas placed his hands on our heads and said: " never leave each other's side, my dear children, and my God keep you!" Then he kissed us. A few days later he was dead. Nathalie and I were always together after that." 我們深受感動,跪在床邊.Micas父親撫著我們的頭說:不要分開,親愛的孩子們,願上天祝福你們!他親吻了我們.幾天後他過世.娜塔莉和我從此沒再分開過.

羅莎不只與娜塔莉共同生活,還接受娜塔莉的母親一同居住.娜塔莉負責類似經紀人的角色,娜塔莉的母親擔任管家,讓羅莎全心創作.三個人組成堅強的合作體系.

兩人共同生活40年,娜塔莉不幸於1889年去世.同一年10月,30歲的美國畫家Anna Elizabeth Klumpke第一次求見羅莎,但是羅莎過於悲慟,兩人失之交臂.

Anna Elizabeth Klumpke (1856 - 1942)

安娜生卡美國舊金山,單親家庭出身,父母很早就離婚.15歲時,母親帶她至巴黎接受教育.她長於肖像畫,在法國獲得繪畫獎項的肯定.安娜小時候便有個羅莎洋娃娃,羅莎對她就像是偶像人物.雖然初次與羅莎會面不成,她仍專注繪畫,1891年回到美國波士頓發展事業.到了1897年,安娜寫信給羅莎,希望能為她繪製肖像,兩人終於在次年見面.羅莎已是高齡77,安娜也有43歲.

不知何故,羅莎愛上了安娜,表示要娶她為妻.後來羅莎安排了一份協議,由安娜為她畫三幅肖像,並出版羅莎的傳記,整個莊園都由安娜繼承.彷彿預知死亡紀事,羅莎完成一切安排,在1899年5月25日去年,埋葬在娜塔莉墓旁.

安娜一個人面對羅莎生前的規劃,完成三幅肖像,在1908年出版羅莎傳記Rosa Bonheur, sa vie et son oeuvre.安娜除了在美國質巴黎繼續展出,還儘力榮耀羅莎的名聲.她成立醫院l'Hôpital de Rosa Bonheur,在一次大戰時照顧傷兵;成立學校Rosa Bonheur Memorial Art School,專門指導女性藝術學員;成立紀念館Musée Rosa Bonheur.

安娜在30年代回到舊金山生活,1942年去年,享年86.三年後,她的骨灰被帶到法國,與羅莎和娜塔莉一同長眠Père Lachaise墓園 .

上一篇 Queer Women in classical art: 9
下一篇 Queer Women in classical art: 11


後記
最近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米勒的畫展,我有幸趁著某企業的禮遇,得以從容接受導覽.這是一個難得的觀賞經驗.回想之前在故宮博物院與一群人擠在一起看達文西真跡的痛苦過程,真希望展場也能分級售票,用人數與導覽的不同服務決定票價.這些展場區塊都不大,要超量容納觀眾群,實在傷害推廣藝術的初衷.如果工作人員不知如何控制適當人數,就讓票價來區分吧.

2008/07/14

A little Torchwood



小火炬淺嘗即止

最近比較輕鬆,開始補充落後許久的影劇新知,發現我其實比較偏好電影,而不是電視影集.那種動輒一季二十集,一播好幾季的作品,如果一開始沒有齊步,就會讓我猶豫.這幾天嘗試看了英國科幻影集<Torchwood>,網路上有譯作<火炬木傳奇>、<火炬木小組>,還不如「共生」的版大frafoa將它譯為<英國皇家異象學會>最切題.

要不是在2007/7/26報導Olivia Hallinan(<Sugar Rush>的Kim)客串過<Torchwood>S1E10 Out of Time,恐怕我真是沒有觀賞動機.土豆網有中文字幕視頻,就不在此處引用.推薦frafoa關於這一集的文章:時間的秘密,值得找來一看.

Olivia Hallinan的演出有她一貫的精確,看到她首次演出50年代的女性,感覺很新鮮.她在劇中小唱了一段歌舞片<Calamity Jane 闖禍大兵 (1953)>(另譯:珍妮的遭遇)中的曲子"Windy City",我便樂不可支.<Torchwood>是個夠gay,但不夠les的影集,這一段插曲稍微安撫了我.<Calamity Jane>是一部充滿跨性別趣味的西部歌舞片,由Doris Day(桃樂絲黛)在片中演唱的"Secret Love",甚至一度變成女同的國歌.(唉,我寫了<Calamity Jane>部份評論壓在箱底,還不知那天會完成.)

這一集中50年代女飛行員Diane(Louise Delamere)讓人眼光一亮.經歷過二次大戰女性暫時抬頭的空檔,她是個率性著褲裝的異性戀,卻選擇自由獨立不婚,是The Night Watch同時代的另一種女性形象.或許因為這一集的編劇Catherine Tregenna是女性,讓劇中各女性角色表現出肌理質感(雖然不是女同).

<Torchwood>在同志圈中引起騷動不是沒有原因的.<Torchwood>及<Queer As Folk>都是同一製作人Russell T Davies的作品,這位同志製作人找了同志帥哥John Barrowman飾演主角傑克隊長(之前我不認識他何許人也,上次提到<De-Lovely 搖擺情事 (2004)>,有網友提示我才注意到他已和交往16年的男友結婚,而且可以公開談論他的另一半並當眾相吻....英國演藝界真開放!).製作公司一開始就放出消息,劇中人物性傾向都不明確.女同觀眾也期待劇中會出現什麼女女情節.

老實說,大家都很失望.第一季出現的二段女女情節是什麼跟什麼啊?我很勢利地放了這二段視頻,火辣有餘,但是充滿偏見.為什麼女女相吻的對象都是外星人附體,對方都出自非感情的動機?為什麼不能比照傑克隊長在劇中有段好事多磨的男男感情,或是刻骨銘心的男男之吻?(自己去找YouTube吧,好多傑克隊長的男男片段)

S1E02 "Day One" (2006/10/22):對方被外星人的性愛氣體寄生,需要強大的性愛高潮能量才能維生.有男友的Gwen(黑髮女子),受到吸引情不自禁,但是一陣熱吻後,外星人仍堅持要男性才可以.氣死人了,外星人也有性別歧視?女女的高潮就不是能量?
S1E07 "Greeks Bearing Gifts" (2006/11/26):影集號稱Tosh(亞裔女子)是雙性戀,她接受女性並非一時失控.可是對方又是一個意圖不軌的外星人,真是夠了!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