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文化在去年出版The Price of Salt的中譯本「鹽的代價」(*Review),引起「薇珞與泰拉的魔法空間」家族內一陣討論,最近我才有時間來閱讀,我發現作家本人的經歷比小說更引人興趣.
Patricia Highsmith (1921-1995)出身於美國德州,1938-1942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文學(右邊照片即攝於1941年紐約).她的第一本小說Strangers on a Train被希區考克相中,在1950年拍成電影<火車怪客>,而她最著名的作品The Talented Mr Ripley稍後在1955年出版 (1999年被改編成影片<天才雷普利>),可說是成名極早,少年得志.從1951年起,她常常往來於歐洲各國,能說法文及德文.在1960-1980集中出沒於英國與法國兩地,到了1982年,便長居瑞士,直至1995年去世.
在她去世之後,研究她生平的著作一一出現,這才發現作家年輕時數段熾熱的女女戀情.事實上,她總在一個戀情結束後,便離開那個傷心地,移居到另一個國家.有時想想,她的足跡不就是一幅失戀地圖嗎?
一位Highsmith的前女友Marijane Meaker於2003年將她們1959-1961相戀的故事出版:Highsmith: A Romance of the 1950's
在那個年代,同志身份是社會地位的殺手,職業生涯的地獄,她們的愛情就算躲過外在的壓力,也逃不了二個文人性格相異的折磨.雙方在女同酒吧初識,Meaker對她的第一印像是"like a combination of Prince Valiant and Rudolf Nureyev (華廉王子與紐瑞耶夫的綜合體)".華廉王子是漫畫虛構亞瑟王時代的人物,紐瑞耶夫是俄國知名芭蕾舞蹈家.總之,是個極有吸引力的形容詞.當時Highsmith已是精裝書的知名作家,Meaker剛從平裝書起家,二個人成就有明顯差距.
在同居初期,Highsmith早上會為對方搾柳橙汁,在Meaker的桌上留下一本詩集,還用葉子當書籤夾頁.但是Highsmith的嗜酒如命和黑暗性格導致分手.後來,Highsmith往歐洲發展,兩人在1992年再度會面,一切人事全非.Highsmith在1952年出版的The Price of Salt,反映她早期對愛情的理想,小說可以虛構幾許光明的前景,但是作家現實的人生終究盼不到一生無悔的愛情.
說到Marijane Meaker,她也是一位大有來頭的暢銷作家,但不是發跡於正統文學界,而是50-60年代紅極一時的lesbian pulp fiction 女同性戀煽色腥小說.Meaker於1952年的著作Spring Fire被視為這個類型的開山祖師.原本此書只是在車站、火車站、藥房的自動販賣機通路,吸引男士購買,沒人指望這種廉價平裝書能長銷熱賣,沒想到它竟然再版到三刷,售出150萬本,不但讓出版社再接再厲,引進更多知名女作家進來,連男作家都不得不在書中販賣一點女同情節.當時隱而不見的女同志,搭著這股風潮,看到一些關於自己的故事.
這一類型的小說非常強調封面設計,因為以男士為消費對象,畫面中每個女人都是身材火辣姿態撩人.這類型書籍的封面,後來再轉為海報、名信片的美術收藏,標記那段保守時代中恣意蠱惑的美學風格.當年的出版品還被Mount Saint Vincent大學英語系以Rare books(珍膳本)納為館藏.許多研究50-60年代女同歷史的人,少不得要從中挖掘資料.
最近幾年,重新出版lesbian pulp fiction 蔚為潮流,Cleis Press便是其中翹楚,他們在2004年便將Spring Fire重新出版上市.
另一本傳記Beautiful Shadow: A Life of Patricia Highsmith,提到更多她的情史.年輕時帶點小T風格的Highsmith常和已婚的異性戀婦女糾纏不清,但同時,她認識一個男子,為了矯正自己的性傾向,還特別去接受心理治療.結果,醫生建議他們和其他夫妻一起接受團體治療來減緩同志傾向.妙的是,Highsmith在日記上提到:"Perhaps I shall amuse myself by seducing a couple of them. 或許我就引誘他們幾個來找點樂子吧."
研究學者指出,Highsmith的想像力非常發達,能從一件小小的事物發展出一個複雜的故事,導致她分不出現實和想像的界線,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作家的內心世界.
在「鹽的代價」中譯本提到故事靈感真有其人,在傳記中更進一步說明那位來買洋娃娃的女士名叫Kathleen Senn,把當年27歲的Highsmith迷得神智不清.Highsmith之後沒有正式與她再度會面,但Highsmith確實有跟蹤到地址住處,見Senn開出車道朝她駛向.Highsmith在日記寫下:
"For the curious thing yesterday, I felt quite close to murder too, as I went to see the woman who almost made me love her when I saw her a moment in December, 1948. Murder is a kind of making love, a kind of possessing. (Is it not, too, a way of gaining complete and passionate attention, for a moment, from the object of one’s attentions?) To arrest her suddenly, my hands upon her throat (which I should really like to kiss) as if I took a photograph, to make her in an instant cool and rigid as a statue."
「昨日真是奇異,我覺得好像也是種謀殺案,我去看那位在1948年12月只見一眼便幾乎讓我愛上的女士.謀殺像是某種做愛,某種著迷.(不也是一種從別人注視的焦點,獲得短暫滿足與激賞的方式?)為了瞬間抓住她,我把手放在她的脖子上(我應該是要親吻她),彷彿是拍成照片,讓她剎那間變成冰冷粗糙的雕像.」
傳記作家後來追蹤訪問Senn仍健在的家屬,竟發現這位書中優雅成熟的美女有精神病史.在那本小說還未上市前,她曾經關門,打開引擎試圖自殺.
身為一位犯罪小說作家,她認為社會大眾對正義的追求,是"boring and artificial"(無趣且矯情).她的小說雖然出現幾個警探,大多無功而退.她沒有興趣讓「做壞事」的角色受到逞罰.她到底是看透了道德,還是違背道德?每個人自有不同看法.
她倒是坦然接受自己,晚年隨手畫個素描,還真的就是她老人家那股倔強神態.
Never Owned
9 小時前
7 意見:
Nice coverage! I didn't read her biographical book, e,g, " Beautiful Shadow: A Life of Patricia Highsmith", though did look for information about her when I read "The Price of Salt".
I once mentioned this book and another two in this post, 經典女同志英文小說. It's not a review since I prefer not to give out the plot too much in details (to me, it spoils the fun of reading).
Another two book introductions:
1. Annie on My Mine (Young Adult)
2. Daughters of Jerusalem -- this is my favorite reading of this year so far. I started it slowly, then finished it on the 2nd reading because I couldn't put it down :) (only slept for two hours before getting up).
PS: I think I buy too many books ..
wildeny, I really think you should write some reviews. Too bad you don't want to give out the details. I love to talk about them. Instead of spoiling the fun, it may sharpen the sensibility by showing what is inside the sleeves.
的確, 作家的生平比小說更有趣, 如果她在那些經歷之後才寫這本小說, 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Skidelsky在"凱因斯傳"中記錄了凱因斯長達20年的同性戀情, 而他自己的弟妹也有雙性戀傾向. 而凱因斯的交友圈倫敦布魯姆斯貝里藝文圈(Bloomsbury Group)中也是E.M.佛斯特、維吉妮亞.吳爾夫等人. 似乎那時的英國人較諸美國人開放, 同性戀不會是"社會地位的殺手."
美國早期大部份是清教徒移民,清教主義對美國有極大的影響,也是他們保守民族性的根由.Highsmith不論之後經歷什麼事情,繼續留在美國都會是痛苦的事.
她到歐洲,至少她有較大的創作自由,不論她要寫什麼內容,至少都有發揮的空間.
好愛天才雷普利,總覺得這部片對我影響很深!
那是第一次看到得以逃過法網的人,也是第一次希望這個兇手不要被抓到!Patricia Highsmith整個非常成功!
又,"她認為社會大眾對正義的追求,是"boring and artificial"(無趣且矯情)" 這讓我想到"罪行"作者說的話,不知道Orange有沒有看過...
沒看過「罪行」,你是怎麼聯想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0NAH6_pzGI&feature=relmfu
在將近四分鐘那邊,作者說的話。
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想到這本書的,對正義的追求blah blah blah。其實我現在還一邊在看桑德爾的《正義》,這兩本書都滿有趣的,不過後者難啃很多><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