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自己寫作,自己出版

台灣第一本以自出版介紹「如何自出版」,看看三家電子書平台主管怎麼推薦

點入購買《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

一部拉子成長小說的啟發,從讀者、觀眾到意外的ex-gay專題研究

活著,就要繼續寫下去

希望保持一年一書的進度

2007/10/31

Jodie in Kung Fu

我們在<Svengali (1983)>見識過茱蒂歌喉的爆發力,其實她很早以前就曾展現過歌藝.目前我找到最早的作品是她於電視影集<功夫> S1E10 Alethea (1973/03/15)的彈唱.<功夫>曾在台灣播映,捧紅了洋和尚甘貴成.


他在路上遇見這位曼陀林小樂手名叫Alethea,倆人同行到驛馬車站,碰上行搶.因為視角陰錯陽差,她誤認甘貴成殺人.甘貴成在獄中把槍戰中受損的曼陀林修好,請求Alethea在他受刑前彈唱Shaker的讚美詩.

這一集可在網路上找得到,但較易取得的是法語版.茱蒂歌唱的段落是原音,她的聲音成熟低沉,和她稚嫩的臉蛋恰成反比.


茱蒂演過很多法庭戲,例如<Mesmerized (1986)>、<The Accused 控訴(1988)>、<Sommersby 男兒本色 (1993)>、<Nell 大地的女兒(1994)>、<Contact 接觸未來(1997)>.這一場為甘貴成作證的戲,是她第一次在戲中接受審訊.

這一集的導演是 John Badham,他回憶當時:「這個很瘦的漂亮孩子,兩條腿就像細長的樹枝,穿著一件短短的夏裝,走路的樣子有一種時髦的味道,她保持著戒心,你會立刻對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後來,這位導演曉得有一本很棒的驚悚小說即將出版,他買下改編電影的版權,拿著電影企劃,指出由茱蒂擔任女主,向各電影公司提案,但沒有一家願意接受.甚至有家製片表示:「沒有人會要看一部一個瘦巴巴女人的電影,所以我沒有興趣來製作這部<沈默的羔羊>。」John Badham自己推銷不掉這個提案,只好把小說版權賣掉.沒有人料到,<沈默的羔羊>還是回到茱蒂,而且拿下第二座奧斯卡獎.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2007/10/29

Jodie in The Little Girl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如果要我推薦茱迪在70年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品,<The Little Girl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黑巷少女(1976) >絕對當之無愧.<計程車司機>確實是經典影片,但它畢竟是屬於狄尼洛的演技成就,茱迪只是配角.茱迪在<黑巷少女>,以13歲的年紀,結結實實地撐起一部黑色晦暗憂鬱的驚悚影片.有人讚譽它是極具希區考克風格的影片.隨著劇情,觀眾不斷產生問題:為什麼只看見少女一個人?她的父親到那裡去了?她要如何處理外界的壓力?如何從最後的威脅中脫困?

電影劇情將近八成都發生在屋內,主要有四個角色與少女Rynn互動.片中的對手戲張力十足,茱迪不再只是個有潛力嘗試各種戲路的「童星」,她證明自己是有實力的「年輕演員」.<Panic Room 顫慄空間(2002) >、<Flightplan 空中危機(2005)>都是發生在封閉空間的驚悚劇情,並不是茱迪最近幾年才拓展的戲路,而是源自70年代末,她早就跨越的挑戰.

這部電影被歸類成Horror恐怖片(我認為偏thriller,而不是horror).製作班底有加拿大和法國的血統,導演是匈牙利籍Nicolas Gessner,發行公司是美國擅長B級影片市場的AIP(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B級影片是美國很特別的次文化,有些影片成為cult,有些大導明星,例如柯波拉或是狄尼洛,都是從B級影片起家.AIP對於B級影片自有一套煽色腥的製片公式:恐怖、暴力、色情....<黑巷少女>算是相對保守的,但片中還是有一場裸露片段,讓茱迪氣得出走片場,而傳出她耍大牌的負面新聞.

網路上有影片的完整對白劇本供您對照下面無字幕的三段電影片段.電影一開始是Rynn獨自一人慶祝13歲生日.觀眾後來了解,原來她的雙親離婚,罹有重症的詩人父親,不願意女兒交由母親監護,於是搬到這個偏遠地區,預付三年房租,留下足夠的生活費和致命的氰化物,自已投海自盡,期望Rynn撐到合法獨立的年齡.

在後來的對話中,我們發現Rynn早在影片開演前已毒死母親,屍體藏在餐桌下的地窖.干擾Rynn獨自生活的不止一個人.在萬盛節當天,房東太太的兒子Frank Hallet以極侵略感的態度,故意拜訪Rynn,想搞清楚她父親的去向,更放肆垂涎這位未成年少女.

Frank Hallet由Martin Sheen(馬丁辛)飾演,他的變態演出真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這部影片在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Horror Films (美國科幻及恐怖電影學院,於1972年成立)所設立的Saturn Awards(土星獎)獲得Best Horror Film 最佳恐怖片,茱迪獲得最佳恐怖片女主角,馬丁辛獲得最佳恐怖片男主角.

*有趣的是馬丁辛的兒子Charlie Sheen(查理辛)後來在<Catchfire 赤面煞星(1990)>客串演出茱迪的男友,兩代辛氏父子都與茱迪對戲過.相形之下,查理辛的演技無法青出於藍,實在愧對父親.

加拿大籍東尼獎得主Alexis Smith演出高大(5'9")且強勢的房東太太Mrs. Hallet.她在片中與茱迪的二段對手戲是全片高潮之處,像是高手對招,令人大呼過癮!

*Alexis Smith 曾在<Once is Not Enough(1975)>飾演女同,據說片中女女情戲部份處理得很糟糕.她被謠傳是圈內人,並不是因為演過女同,而是女同作家Rita Mae Brown在1973出版半自傳的女同經典小說 Rubyfruit Jungle, 指明獻給「好友」Alexis Smith.她早在23歲便嫁給演員Craig Stevens,但終身無子嗣,雙方維持49年的婚姻關係,直到她病逝為止.這在好萊塢非常罕見,難免引起拉子影迷胡思亂想.

這一段影片是Mrs. Hallet第二次來找Rynn的父親,並且要拿回原先在地窖下的果醬瓶.她認為Rynn在家自學是不合規定,謊稱她告訴當地學校委員會要來干涉.可是Rynn早就去學校打聽過根本沒有此事,冷靜地面對Mrs. Hallet虛張聲勢.

Rynn一直詢問Mrs. Hallet要喝那一種茶.根據Rynn的紀錄,她或許會在茶中下藥把Mrs. Hallet毒死.很快,倆人話不投機 (仔細看茱迪抑揚頓挫的唸白,後來我在Elaine Cassidy的身上再度看到同樣的能力.).Rynn拿出果醬瓶,準備送走Mrs. Hallet.可是全部沒有瓶蓋,氣得Mrs. Hallet動手打開地窖找瓶蓋.她發現地窖下駭人的秘密,驚慌之餘,被門板敲中頭部,意外身亡.

原著裡的Rynn較為兇狠,她把Mrs. Hallet反鎖在地窖,用瓦斯毒死對方(聽起像<顫慄空間>的情節).還好電影劇本不是如此改編,要不然Rynn的角色就完全失去觀眾的同情.



Mrs. Hallet身亡,Rynn要想辦法處理掉對方開來家門口的汽車.此時Rynn遇見一位會表演魔術的少年Mario.他看透Rynn所有的謊言,卻不拆穿她.他一直幫助她解圍,讓她卸下心防,獲得她的信任.觀眾才從倆人的對話,一點一滴拼出故事全貌.


Mario甚至假扮Rynn的父親,適時地解決另一場「對方堅持要見她父親」的危機.




以下的片段包含那個引起風波的裸戲.請仔細看鏡頭的剪輯,背部大幅裸露的片段都是由茱蒂的姊姊代替上場,只有臉部的鏡頭是茱蒂本人.DVD保留了畫面,但當年在美國院線上映時,裸露的片段全都被剪掉.

茱蒂兩年後在一項訪問中解釋當年離開片場的原因:「那不是一種風格,而是根本沒必要的做法,一開始,那個像神經病的製片,一直要我把衣服拉低一點,我最後認為他瘋了,我叫他閉嘴,他真是一個天大的笨蛋,每個人都厭惡他.........最後有一天他說:"我們必須要有性跟暴力,不然片子賣不出去!" 我說:"好啊,可是我不拍那樣的鏡頭." 幾個禮拜以後,有人告訴我,他們開拍了,而我被排除在外.我跑去跟製片談,我的情緒變得很惡劣,我還很小嘛,所以我就哭了,然後我離開現場,我當時真的氣到了極點.」

我認為這部影片的裸露,可有可無.但至少不影響它的評價.但是茱迪在<Catchfire 赤面煞星(1990)>正面裸露兩點,便令人深覺不值.她怎麼突然少了童年時的判斷能力?

Mario在雨中幫Rynn埋屍體,沒多久便感染肺炎住院,讓Rynn再度回到孤獨的狀態.我還挺喜歡Mario這個小男生與Rynn配對,可是他逃不脫茱迪銀幕伴侶的命運:早早下場.



最後,Rynn要獨自面對Frank Hallet的侵入.當他晚上從地窖中爬出來時,我第一次看片時被嚇到了.心想不會從驚悚片變成是鬼片吧?

Rynn只好虛與委蛇,再度準備好茶具,聰明地把毒藥下在靠近自己的茶杯裡.

在這個片段,Frank Hallet好整以暇接受Rynn的服侍,但是自作聰明地取用Rynn的茶杯.沒多久,他覺得杏仁茶味很怪,Rynn很冷靜地告訴他,那是因為杏仁餅乾的關係.



Frank Hallet伸手撫摸Rynn的頭髮,掙扎著留下遺言:"You should see the way the fire......lights up your hair. All yellow and gold. Such lovely hair.妳該看看火燃燒的樣子....照亮妳的頭髮.充滿著金黃色.多麼漂亮的頭髮."

最後鏡頭停留在Rynn面無表情的特寫,背景音樂是蕭邦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



相較於在美國默默無聞,法國人對這部片顯然很感興趣.在這一段法國電視訪問,茱迪在配音室接受訪問,她正準備為<黑巷少女>親自配上法語.在訪問中出現一小段片段,那是Frank Hallet在片首於萬聖節,第一次騷擾Rynn.

我不能不注意茱迪非常中性的西裝穿著.她是個很專責敬業的演員,在大銀幕上演什麼就像什麼.可是銀幕下,有時可以看到她真正的喜好.尤其她那時還很年輕,沒有盛名之累,不像現在連銀幕下的形象都要特別打點......就是那一點點的個人自由空間,我們才得以見識穿著中性西裝外套的茱迪.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2007/10/25

Jodie in Bugsy Malone

第一次看到<Bugsy Malone 龍蛇小霸王(1976)>(港譯:小鬼頭與賊阿爸) 是在「太陽系MTV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LD光碟全盛時期的出租中心.那時候香港藝文知青到台北,不是流行到誠品書店,而是去「太陽系MTV 」.除了豐富的歐陸影片,它還能在台灣院線上映電影之前便進口LD,最有名的例子便是<When Harry Met Sally 當哈利遇上莎莉 (1989)>,當MTV的熟客早就看過梅格萊恩假裝高潮時,電影院根本還沒售票.

也就是那幾年,從幾位常遊走國際的男同志聽到他們傳來的訊息:茱蒂是女同.我驚訝得不得了,他們還加重語氣:這就是她為什麼都沒有誹聞.當時我根本沒辦法把這件事,與她在<Bugsy Malone>妖艷早熟的角色連接在一起.

這是英國導演Alan Parker亞倫派克第一部劇情長片.他的作品有很強烈的個人風格,濃厚的音樂傾向.他在本片大膽地啟用十幾歲出頭的青少年來扮演20年代芝加哥黑幫社會,故意用未成年的趣味來反諷成人的暴力.例如傳統槍戰血流成河,在片中被派皮麵粉攻擊而取代,像是麵粉版的漆彈遊戲.

70年代的茱蒂常被形容為早熟的小大人,這部影片就是最佳註腳.她在一部小孩演大人戲中,是看起來最像大人的一位小演員.



茱蒂在這部歌舞片中,擔綱主秀了一曲.問題是,導演雖然找小孩演大人戲,可是片中的歌曲卻是用大人的歌聲來配曲,茱蒂在這一段的濃妝艷抹及誘惑身段,反而看起來像是Draq Queen的橋段.

為此,茱蒂的母親當時控告片廠不可以把茱蒂的演唱另外配音,可惜訴訟失敗.市場上一直傳言會出原音版,但始終沒有下文.亞倫派克多年後聳肩無奈表示,不曉得茱蒂日後會成名,否則一定保留原音.有人反對這個說法,因為在1976年,茱蒂在法國坎城一口氣就有三部影片放映,除了本片,還有<Taxi Driver 計程車司機> ,<The Little Girl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黑巷少女>.她不是日後才成名,她在當時就已聲名大躁.還好,茱蒂後來在<Svengali (1983)>原音獻唱,影迷才有機會認識到她的歌喉爆發力.

茱蒂在片中「演唱」的歌曲"My Name is Tallulah"歌詞:

My name is tallulah
My first rule of thumb
I don't say were I'm going
Or where I'm coming from
I try to leave a little reputation behind me
So if you really need to
You'll know how to find me

my name is tallulah
I live till I die
I'll take what you give me
And I won't ask why
I made a lot of freinds
In some exotic places
I don't remember names
But I remember faces

Lonelyyyy
You don't have to be lonely
Come and see Tallulah
we can chase your troubles away (ohhh)
If your lonely
You don't have to be lonely
When they talk about Tallulah
You know what they say
Know one south of heaven's gonna treat you finer
Tallulah had her training in North Carolina

my name is tallulah
and soon i'll be gone
an open invatation is, the road i'll travel on
i never say goodbye because the words upset me
you may for give my going
but you won't for get me

Lonelyyyy
You don't have to be lonely
Come and see Tallulah
we can chase your troubles away (ohhh)
If your lonely
You don't have to be lonely
When they talk about Tallulah
You know what they say
Know one south of heaven's gonna treat you finer
Tallulah had her training in North Carolina



這一段茱蒂穿上皮草,真有20年代女星的神韻.她一開口:" I like my men at my feet."是Tallulah的經典台詞 .





我還發現一件事(圖片不在影片片段內):茱蒂的手掌好大!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2007/10/23

Elaine Cassidy and A Room with A View

我們在2006/6/7曾經報導<A Room With A View>電視版,將由Elaine Cassidy出飾女主角Lucy Honeychurch.根據消息靈通人士Lang阿朗的訊息,已經可以看到預告片了!

為了特別服務影迷,從預告片取了五個截圖.Elaine Cassidy仍然光芒耀眼,尤其是第三張圖片的招牌眼神,重新讓人熱血沸騰!

































Jodie in Siesta

Siesta的字意是午睡.用來當片名,頗有黃粱一夢的韻味.要談到<Siesta 情不自禁 (1987)>,就要先提到女導演Mary Lambert.剛開始,我以為她出身自拉丁語系國家,沒想到卻是生在美國阿肯色州.80年代末期,為Madonna拍攝一系列MV,包括 "Borderline", "Like a Virgin", "Material Girl" (*她參考了<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紳士愛美人 (1953)>的片段), "La Isla Bonita", "Like a Prayer",奠定Madonna在音樂錄影世代的天后地位.

這部電影是Mary Lambert從MV伸展到大銀幕的處女作,原本是邀請Madonna來飾演女主角,但她以「太多裸露及暴力」而婉拒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有趣的是,Madonna後來還是找到機會與茱蒂同片演出,那部片就是<Shadows and Fog 影與霧 (1992)>.

這部影片以前一直被批評劇情難以理解,但是經過多年鍛鍊,參雜著大量的回憶鏡頭,看來還挺通暢順的.主角是Ellen Barkin所飾演的克萊兒,在西班牙的機場醒來,發現自己渾身是血,她試著回溯過去幾天的遭遇,從奇幻式敘事,最後發現她早已被情敵刺死.

我有一個假設,克萊兒在片中的遭遇,是死者在最後認知自己死亡之前一連串虛實交雜的意識流過程,她遇見的一些人很可能都是和她一樣,剛剛死去的亡魂,因為每個人都被困住,那裡都走不了.

例如這一段,克萊兒闖進一個陌生的攝影展,發現自己的攝影作品平白無故被展出.許多片中主角的肖像也都被展出,其實就強烈地暗示這些被攝者的相同命運.

克萊兒躲進洗手間想要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茱蒂飾演的英國富家女南西,卻突然從黑暗中,拿著香檳杯走出來,用矯情的英國腔抱怨不幸福的婚姻.她的怪異出場,更加深這場亡魂歡迎會的假設.

我很不喜歡她的英國腔.或許應該說,我不喜歡她扮演老美眼中所認為的矯揉造作的英國人.


南西也有一幅肖像在會場展中,那是我們從來沒見過的憂鬱茱蒂.











南西收留了克萊兒,但是南西的情況好不到那裡,她的行李不見了,沒有機票,也沒有錢.雖然她打電話求救,但是始終沒有改變一切,每個人都被困住:困在生死間.南西突然提議,要為克萊兒剪髮.我突然想到<Always 直到永遠 (1989)>)Richard Dreyfuss飾演的消防機師喪命後,奧黛麗赫本所飾的死神為他修剪頭髮.


後來Julian Sands的角色,爬到床上來,和南西有了兄妹不倫之慾.

曾有一說Julian Sands與茱蒂有過一段情,甚至懷疑他是茱蒂小孩的生理父親.茱蒂一年多後因為<The Accused 控訴(1988)>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陪同她出席的男伴便是Julian Sands.我很懷疑他們的感情,不只是因為Julian Sands一臉無甚驚喜,更因為當時整個好萊塢流傳著<控訴>二個女主角幕後的誹聞.



這一段有個經典畫面,是南西大庭廣眾之下,傾身親吻克萊兒.導演還把這一幕處理成大特寫.常看歐洲影片的人,對這種處理沒什麼大驚小怪:這是個道別.他們在這一段賣藝籌錢,但還是改變不了出走的困境.沒多久,克萊兒就要面對最大的現實:人生就是一場夢境,只不過夢該醒了.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2007/10/19

Jodie in The Hotel New Hampshire

<The Hotel New Hampshire 故事 (1983)>改編自美國重量級的小說家John Irving(約翰‧厄文)的同名小說.台灣有此書的中譯本「新罕布夏旅館」.它的故事三言兩語說不完,建議你先看過此書的中文介紹,才能對電影內容概括了解.

約翰‧厄文的小說造詣在美國文學備受讚譽,至少有五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作品.可想而知,茱蒂當年在耶魯大學攻讀文學,會多麼想參與這部文學改編的作品.事實上,約翰‧厄文最好的改編電影是他親自操刀電影劇本,別人改編的電影作品沒有辦法呈現原著的精髓,像這部電影的風格就非常刻意,反而無法反襯故事本身的怪異(真的很queer).相形之下,同樣是描述怪怪家族的<The Royal Tenenbaums 天才一族>,低調的舖陳方式,至少是把焦點還給人物.

這一段開頭是茱蒂跳啦啦隊.第一次看到,我簡直嚇壞,以為是第一季<Sugar Rush>還在嬰兒肥的Kim,跑到第一季<South of Nowhere>跳啦啦隊.

既然提到啦啦隊,這個活動原本代表非常異性戀形象,自從<But I'm a Cheerleader (1999)>平反了啦啦隊員刻板的情慾形象,現在就能坦然接受茱蒂在片中扮起啦啦隊員,之後不但與一個穿著熊裝的女人發生肌膚之親,還與俊美的血親哥哥萌生不倫之戀.


這一家族有五位兄妹:John(當時俊美的Rob Lowe羅伯洛),Franny (茱蒂), Frank (在片中一開始就點明他是男同志,被同學欺負), Lilly 及 Egg (有一說,茱蒂的獨立製片公司名字源由,來自這個角色)

Franny除了喜歡哥哥John,還暗戀另一位球員,John聽到那位球員背地說了Franny輕浮的話,便和對方幹架打出鼻血.這個片段的後半便是John向Franny警告那個球員不可靠 .接下來兩兄妹便打鬧起來,Frank看到,便說他們是變態,惹得Franny甚至到桌下去追打他,.....神勇的茱蒂!


這一家族到維也納接管一家旅館,遇見了穿著熊裝的Susie.這個角色被設定成是個拉子,但事後的情節發展,她較像是雙性戀.這一段前面,他們要趕走旅館內一些流亡人士.Franny告誡Susie不要與某人交往,Susie頗有興味地回道:我不跟男人交往.

飾演Susie是Nastassja Kinski娜塔莎金斯基,她年輕時在<Tess黛絲姑娘(1979)>的演出真令人心碎.


電影花了一些篇幅蘊釀她們之間的張力,像這幅凝視,簡直是前戲的預告.有趣的是,John找Susie來幫助Franny不要被那滿口情色的小鬍子給騙了.Susie第一句竟回答:我不勾搭未成年女子.John很納悶:我不是請妳去勾搭她,而是去幫她.Susie的回答更絕了:幫助她與勾搭她,是同一碼的事.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茱蒂從影以來唯一一段名正言順的女女情戲.雖然只是陰影下的吻戲,已足夠滿足大部份的拉子粉絲.網路上可見到吻戲的下載檔案.但我覺得這段戲要看前後文才通順.兩兄弟目睹後呆住.John認為自己要變queer了,但是Frank卻認為,Franny這樣做,只是為了安撫Susie,而且Franny很開放,願意嘗試一切.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2007/10/13

Jodie in Taxi Driver

茱蒂福斯特在7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便是<Taxi Driver 計程車司機(1976)>--她稱之為改變一生的作品.不僅是因為對表演方法的頓悟,改變她對演藝事業的態度;第一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女配角,肯定她突破童星限制的潛力;更因為劇情提供一位偏執影迷的反社會靈感,意外地讓影片內的暴力,延燒到茱蒂的現實生活.關於這個插曲,此處暫且避開,以後再談.

在DVD中的幕後紀錄(Making of Documentary),收錄了相關工作人員對拍攝的回憶及評論,本文截取四段茱蒂福斯特的訪問片段,以及她在片中二段最重要的演出,另有她在Inside the Actors Studio的電視節目中對本片的訪問片段.請你特別注意茱蒂在幕後紀錄的說話神情,有些時候真像個長不大的小男孩.

幕後紀錄:
茱蒂一開始回憶她的童星生涯,以及母親在她早期演藝事業的影響.接著同片演出的Robert De Niro(勞勃狄尼洛)與Harvey Keitel(哈維凱托)盛讚茱蒂當時年紀雖小,卻很聰明伶俐.哈維凱托並提到有次茱蒂的母親對他訓誡,茱蒂還幫他解圍.

最有趣的是茱蒂表示,她不喜歡展露身體,連襪子都要從足踝穿到膝蓋,所以她對片中的超短熱褲和露肚裝感到難為情,甚至哭出來抱怨.母親只好不斷安慰她這只是演戲.


電影片段
茱蒂飾演的Iris在稍早的片段曾經坐上Travis(勞勃狄尼洛)的計程車試圖逃跑,後來被拉回去.這一段是Travis找上Iris想要帶她離開.Iris辯解,她當時嗑了藥腦筋不清楚(不是字幕譯的喝醉)才想逃跑,清醒時就不會想離開,還說這些皮條客是在保護她.

    *法國導演楚浮就「作者論」曾說,有些導演其實一生只在拍攝一部電影.如果用同樣的方式去聯想茱蒂的作品,你可以注意到她後來在<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沈默的羔羊(1991)>訴說的夢境,那些羔羊不知危險將至,沒有逃生意識,她抱著一匹羊想逃跑,但是羊好重、天氣好冷.....Iris彷彿是沈默羔羊的悠遠前身,解救的使命,當年詭譎地由反社會英雄Travis用玉石俱焚的手段完成.15年後,茱蒂飾演的女性英雄,反過來用冷靜的頭腦完成解救的任務.

有人說她在片中的表演並不出色,我卻認為她在片中的詮釋恰如其份.不像她有些影片,拿捏過火,只見到茱蒂福斯特個人特質,而看不到劇中角色.

在這一段的最後,掌管房間的皮條客從狹長的走道盡頭走來,讓我不寒而慄.國外的老建築,有些走道確實如此狹小.但它似乎也象徵著在被迫害的妓女陰道內,有個邪惡的男人,像蜘蛛一般藏匿在後.


幕後紀錄
用未成年的演員飾演未成年的妓女,而且電影主題充滿灰色與暴力.電影在開拍前便受到嚴重關切,兒童福利局要求茱蒂須與心理學家定期會談,確保她的道德觀未受扭曲.並要求刪除片中曝露的劇情,或是找替身演出.於是導演接受年長茱蒂八歲的姊姊來作替身.可是替身的片段後來全部被剪掉.

    *其實這個心理學家發現茱蒂的智商很高,並不會被影片影響.關於茱蒂的高智商,她的母親回憶,茱蒂在小學三年級參加全加州的智力測驗,學校認為她的成績可以跳級唸高年級,而且唸理工科.可是她的母親卻要她挑戰另一種語文,而把她轉送到法語中學就讀(誰說聰明的人一定要唸理工科).在那裡,所有的科目都是用法語教學.真敬佩她母親的眼光,茱蒂不僅是增加一種語文能力,更開拓她的國際視野,和國際市場,甚至開發她另一種人格特質. 茱蒂也提到她有一種隨時隨地專心的能耐,她可以做20分鐘數學,然後被叫到鏡頭前拍一段戲,再回去做20分鐘的英文.在一個鏡頭與一個鏡頭之間的空檔最消耗時間,我們常看到有些年輕演員不是在打牌,就是在玩電動.茱蒂簡直就是一種異數.

在這個片段提到了哈維凱托的角色開發.他輕摟著Iris,喃喃訴說著迷幻的謊言.這段劇情與後來的Foxes (1980)片中她與父親相擁的片段有異曲同工之妙,有興趣者可二相比較.



電影片段
這個用餐片段日後在討論茱蒂的演藝事業時會不斷地被提,背後的故事可以看下一個幕後紀錄和訪問影片.注意兩人的對話,每次Travis在數落Iris的判斷錯誤,Iris除了短暫沈默,一直試圖用其他話題來岔開主題.其中一個話題就是星座.

我以前沒有注意過星座話題顯示的角色心理,只當它是一般人聊天的引子.但是類似的情境出現在<The Accused 控訴 (1988) >.當Sarah和女律師等待法庭判決,Sarah在空檔竟聊起星座.想想,星座算命其實是悲苦困境中的安慰劑,提供超越眼前現實的遙遠美景,似乎擁有某個星座,就能寄託某種未來......



幕後紀錄
編劇Paul Schrader找到一位真實的雛妓,她是Iris的原型,而且她還在片中客串一角.茱蒂被要求和她作朋友,觀察她的行為.可是在茱蒂很多的訪問中都透露出,她不是方法演技的信徒,這個女孩對Iris的角色開發沒有什麼幫助,反而都是靠茱蒂的詮釋.

不過,編劇堅持,片中Iris用餐的習慣:塗上厚厚果醬,再加上一大把白砂糖,以及招搖的太陽眼鏡,完全出自那一位女孩.

倒是茱蒂一直表示與勞勃狄尼洛的合作,引領她進入表演的另一個層次.他們不斷排演了一個星期,那場戲拍了五十幾次.茱蒂剛開始與勞勃狄尼洛排戲,因為排演太多,心生無聊.沒想到狄尼洛抓住她的心理,點出就是要她表現出對Travis的無趣感.茱蒂這才頓悟到角色創造的神奇過程.

    茱蒂曾表示:「當我在拍<計程車司機>時,那是第一次我在真正扮演一個角色,我不只是在演那個角色的性格,我連回家時都覺得自己真的完成了某件事,我們邊拍邊加入新的想法,電影中有一半是即興式的,還有,那是第一次我看到真的技巧,真的風格。」



Inside the Actors Studio 2005/9/25
這個頗為嚴肅的電視節目專門請演員來談他們的作品和表演方法.原節目很長,這段是擷取談到<計程車司機>的片段.

茱蒂再度提到與勞勃狄尼洛的合作,改變她的一生,見識到表演不只是單純地演出而已.她亦提及童星時代,導演只叫她:be natural, act like yourself,所以她曾有偏見,認為表演不是項需要聰明才智的工作.



幕後紀錄:
茱蒂很早就看透電影的多面向製作,對片中的暴力部份,完全以客觀的技術角度來看,例如拉線燈光之類的問題.她還模仿男性技術人員的口氣,說明片中血漿的製造方式.

或許她深入其中,既使當時年幼,也分得出電影與現實的區別,但是有些觀眾無法分辨,後來一個觀眾錯誤的師法,為影片蒙上陰影.

茱蒂最後對影片總結,主角的沮喪來自於孤寂和沒有歸屬感.認為70年代觀眾能熱烈接受反英雄主題,建立本片影史經典地位.但也感慨這種題材在目前社會已不太可能賣座.



<計程車司機>後來參加坎城影展,會說法語的茱蒂在會場上充當導演和演員的訪問翻譯,她也是繼珍法達之後,第二位能自行為影片配上法語的美國影星.有個法國網站收集許多茱蒂的法語訪問片段,可線上觀賞.這一段是1976/05/28,年輕的茱蒂在片段的中間及後面部份直接以法語接受訪問,已有大將之風.(由於節目引用不少電影片段,若要看茱蒂訪問片段,請耐心等待.)



參考:茱蒂福斯特作品列表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