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入購買【拉子時代】

串聯每部電影和每段感情的時空背景

2007/08/31

Sylvia Scarlett

Sylvia Scarlett 男裝:性別裝扮的奧德賽之旅(released date: 1936/1/3)導演30年代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同志導演:Dorothy Arzner,George Cukor,James Whale.Cukor庫克的性傾向是好萊塢公開的秘密(據稱常舉辦純男性的游泳池派對),但他溫文的行事態度,不像James Whale死不退讓,也沒有Dorothy Arzner受限於當時女性地位弱勢,幸運地熬過好萊塢激烈打壓同志的年代,比其他二位享有更長的職業生命,後輩才有機會看到他許多精采的作品.庫克被稱為「女性導演」,或許出於他的同志敏感度,他擅長與女演員溝通,讓她們充分發揮演技,所以這些影片常成為女星的重要指標作品,受到奥斯卡的青睞.*在<Gods...

2007/08/28

My happy reading, watching and studying

如果Sarah Waters的第四部作品The Night Watch,由熟悉40年代當時同志氛圍的編導及美術人員合力搬上銀幕,說不定可以超越原作文字的表現.或許,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最近看了許多30-50年代的相關電影,還找一本近期出版的Queer Image來補強論述.那個時代的背景故事實在太有趣了,我根本無心追最近播映的South of Nowhere.由於"50年代電影中的同志"內容太過龐大,為了兼顧<Bad Girls>,我決定將一些影片及人物分離出獨立文章.接下來想介紹的人物是Katharine Hepburn.這兩天終於看到傳說中的<Sylvia...

2007/08/22

Daphne Du Maurier

神秘的作品與作家的秘密家庭戴芬.杜莫里哀 (1907-1989)在一百年前的5月13日誕生於英國倫敦,出身於個藝文家族:祖父George Du Maurier是知名的插畫家及小說家.他從1894年連載的小說Triby是維多利亞時期的暢銷作品.歌德式的風格,據說刺激法國作家創作出「歌劇魅影」.當然也呼應了日後孫女一系列作品的傳承.父親Sir Gerald Du Maurier活躍於劇場.「Peter Pan小飛俠」當初搬上舞台劇時,他粉墨登場出飾虎克船長.「小飛俠」的作者James Matthew Barrie是杜莫里哀家族的好友.Barrie是依據Daphne的堂兄妹而來的創作靈感.<Finding...

2007/08/19

Lucky Star

從一個情人節小故事,聊起Fruit的「幸運」傳奇.我們還是吃了一頓大餐: 天香回味.味道不錯,雖然它的湯頭故事有點過火.重點是,一餐下來點到上千元,我們卻只付了18元.之前有人去用過餐,拿回幾張500元的抵用券.通常抵用券的規定大多是一次只能用一張,或是假日不能用,或是消費到某一個金額才能使用.....結果,完全沒有抵用的限制.我們抵掉所有的整數,只付了零頭.這年頭要碰到這麼海派的抵用券,還真不多見.想起有一年,我們去一家餐廳,當餐點快上完時,突然門外不遠處的電箱冒出火花.沒多久,店內一片黑暗,大家嚇得趕緊走出門外,店員根本沒時間結帳.後來,我們再轉回去,店員只聳聳肩,就當是精神補償.有一次,我們吃海鮮快炒,遇見Fruit的學生家長,雙方很禮貌地打招呼.等到吃完要結帳,店家居然說不必結了,已經有人付過錢.學生家長早已不見人影.已經數不清有幾次,不巧在外面遇見她的學生打工,有時會多送一盤菜,再送一次飲料.....或是偷偷給了一份別人拿不到的贈品.其實,我很怕遇見她的學生,只要聽見街上有人喊老師,我就會本能地把她甩開.沒辦法,我不喜歡將來有人會喊起師母.就算她不是用老師的身份,依然令人側目.Fruit對於提供特別服務的人,一向不吝於讚美.她經常使用客戶意見表.上次搭機,她本來只為某位空服員寫一張意見表,那位客服員喜出望外,竟另外拿了一疊,請她寫其他空服員,我只好跟著幫忙做順水人情.結果下機時,竟提了兩大包紀念品.Fruit還有一種神奇力量,走在街上,別人常向她問路.我們兩個走在一起,十之八九都是問她.不管在那種商店,常常有人以為她是店員,向她問問題.有一次她在一家服裝店,被一個婦女追問,剛開始我們是軟性地不理睬,後來我受不了,有一點生氣地說:她不是店員.對方還一付不相信的樣子.Fruit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就很疑惑:我的臉上是不是寫著--有事請問我.她最喜歡和我比較誰幸運.例如,買車票,我買時沒有座位,她後來買就有座位.就算是無對號座,她也很容易找到位子.但她從不吝於分享自己的幸運.前一陣子去九份玩回來,在火車上我累得睡著.她突然把我拉起來,把對號座讓給一對老夫妻.我當時有一點「下床氣」,覺得硬生生被吵醒.事後想起,當年我第一次見到她,給的評價就是generosity.她始終沒有改變.如果真要比較誰最幸運,應該是我吧.不論我怎麼不順,總有她幫我罩著.換一個角度想,她既然都是遇見幸運的事物,她會遇見我,或許表示我是她的幸運人物.........?哈,我可能太抬舉自己了...

2007/08/14

Chinese V Day, to be or not to be

我不喜歡過特定的節慶.因為所有人在同一個時間做同樣的慶祝活動,不是很擁擠嗎?品質也不好.可是Fruit是個人來瘋,超愛趕熱鬧流行的人.所以今年,我們又參加了一次台北世貿的漫畫展.這個週末是中國情人節,她曾自己提議上週末提前吃大餐來慶祝.可是我拔智齒還沒完全痊癒,吃大餐的念頭便擱置一旁.上週六,她臨時想起漫畫展,我決定出重金全程贊助這一次的趕集.Fruit愛看的漫畫動畫很多樣,平常就看得多、買得緊,所以到了展場,重點不在補庫存,而在收集周邊商品.這樣買法,居然也集了一箱宅配回家.我們下午將近4點才到,最後直到會場關門才走人.建議下次有興趣的人挑這種離鋒時間,不必花太多時間在排隊上.我對動漫比較晚熟,在現場只對「草莓棉花糖」的周邊商品感興趣.我已有她們約20公分高的公仔,還有小型公仔:睡衣組和...

2007/08/12

Elaine Cassidy : 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

有幾項關於Elaine Cassidy的最新近況.她在今年秋季將有電影作品:<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推出.劇情不甚清楚,是英國演員群力之作.Elaine在片中只是個小配角,附上幾張官網的照片,看起來像是降齡演出少女.在預告片中,Elaine的鏡頭驚鴻一瞥.好像改變不大.另外找到一篇8/11才發表,很有趣的小文章,她談到她的日常生活、喜好、願望和幻想.幾個有趣的項目:影響最大的書:The alchemist(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羅.科賀(Paulo Coelho)著最大的觀影享受:大銀幕配大包爆米花最喜歡的建築物:The...

2007/08/10

About The Celuloid Closet Project

最近一系列深入介紹"The Celuloid Closet"紀錄片所提到的舊片,希望對較年輕的讀者有些幫助.沒有提到1920以前的影片,是因為我完全不熟悉這段時期的影片,想準備更完整再放到系列的最後. 我自己在重新考古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樂趣,花了不少精力補充資料和館藏.1950年代的部份要等一段較長的時間,想把一些影片談得更細一點.在此之前,會先來談<蝴蝶夢>的原著作者:Daphne Du Mauri...

2007/08/08

The Celluloid Closet : 1940s movie list

1940年代電影中的同志 美國在Production Code的壓力,同志在30年代被隱藏在吸血鬼和科學怪人等恐怖片中,在40年代則出沒於"Film Noir"(黑色電影).Noir是法文,發音如'nwahr'.它不儘然是一種電影類型,都有著一致性的視覺風格和反體制的態度.但是黑色電影中的同志角色難免較為負面,在整個同志電影史中,頗為情何以堪的一段過程. 黑色電影從<The Maltese Falcon 梟巢喋血戰 >(1941)開始,希區考克的作品更是大宗,一直到後來的<Chinatown唐人街>、<Blade Runner銀翼殺手>、<Pulp...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