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風情畫>被改編成發生在1938年德國柏林的故事,幕後工作人員像是聯合國組成.義大利女導演Liliana Cavani(莉莉亞娜‧卡瓦尼)歷史系畢業,卻成為意大利知名的政治電影導演,「常常把政治、暴力和性聯在一起剖析和表現人性惡的一面」。所以她的電影不能隨意用畸戀等而觀之.她近期較為大眾熟悉的影片是<Ripley's Game 魔鬼雷普利>.
Liliana Cavani將它再度搬上銀幕,但劇本改用她喜愛的政治角度來詮釋:
- 1) 同樣是三十年代,地點從日本改到德國柏林.(不知道是否因佛家的「卍」,而聯想到相近的納粹標幟)
2) 女主角仍然是中上階層的貴婦,但丈夫職業從律師改成外交官;女主角愛慕對象,一併改為日本外交官的女兒.用外交官家庭之間的感情暗喻二次大戰時德日的「軸心國」關係.
演員
飾演外交官夫人Louise von Hollendorf是德國籍Gudrun Landgrebe (*非官方影迷網站).當年她年輕冷豔,怎麼看都不覺得劇中人會喜歡上那個日本女孩.
在原者的角色稱作:柿內園子
我發現她這類熟齡貴婦的歐蕾(old lez)自成一群,代表人物還包括這二位:
- 法國演員Fanny Ardant芬妮亞當:飾演過8 femmes八美圖、
Nathalie 愛上娜塔莉 - 加拿大演員MiMi Kuzyk:曾在
The L Word第二季中與Helena發生不倫戀的心理醫生、在
Lost and Delirious的老師.
飾演德國外交官Heinz Hollendorf是英國演員Kevin McNally.後來才發現 ,他竟然在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飾演傑克船長的大副.
在原者的角色稱作:孝太郎
飾演日本外交官的女兒Mitsuko Matsigae是Mio Takaki.她的其他作品,並不為熟悉.在原者的角色稱作:德光光子 (其實,只比柿內園子小一歲).
飾演繪畫教授Joseph Benno是義大利籍Andrea Prodan,當年他年輕俊俏,現在的景況,可以參考這個網頁介紹.在原者的角色稱作:綿貫榮次郎.
電影改編
談到電影的改編,不得不提到原著的創作技巧.中文版譯者李水福提到原著的寫作形式有三個特色:
- 「一、以一個人的道白方式,完成一部小說
二、社會輿論、謠傳擔負重要的功能、作用
三、事件的牽連,被捲入的連鎖性」
第一個特色,是作者將第一人稱的觀點發揮到極致,全書是女主角對著某位老師(象徵讀者)講述故事始末,只有單一觀點,沒有交錯其他全知觀點(偶而出現老師的評論),讀者跟著女主角的敘述,深陷在一連串事件的迷霧中.
改編成電影,不太可能照著原著的單一敘述觀點,但是Louise倒述的場景,盡力保留原著的精神.Louise拜訪教授,大部份時間,Louise是直接面對鏡頭,而教授則不太多言,撫著額頭,像心理醫生似的聆聽.
電影版的Louise一開始便注意到Mitsuko,大方地放棄台前的模特兒,改畫Mitsuko.日本女人出現時的配樂,刻意營造出溫柔婉約的氣氛.後來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假象.
在原著,柿內園子看著台前的模特兒,卻「不知不覺地」畫起印象中的形象,後來柿內園子才意識到自己注意德光光子許久.這一點,電影改編是合理的,德國女人當然是明顯注意到異國女子,不需要隱約轉折.
原著第二個特色,是謠言推動了劇情,更像是預言.原著和電影都提到了其他人對她們同性戀情的傳言,在這一個階段,二位主角認為是無稽之談,但是原著在前後兩處提到了德光光子故意借力使力的動機,以及園子的態度轉變:
「哪!柿內小姐,我想乾脆故意讓感情更好,看看大家怎麼嘲諷。妳認為怎麼樣呢?」(P.35)
「那時光子小姐去那家技藝學校,是為了製造和綿貫見面的機會。和我之間傳出同性戀的謠言其實不是誰造的謠,而是光子自己讓人那麼說的,並且投匿名的明信片。」(P.158)
雙方幾段簡短交往之後,Mitsuko提議去Louise家中作畫,Mitsuko光明正大擔任模特兒.二個版本對於這一段的處理差異很大.
原著中,園柿內子對自己的外貌有點自卑,因而對艷麗的德光光子產生強烈迷戀,在繪畫時看到光子的肉體竟從背後緊抱光子,還感動地流下淚來.電影中,Louise對Mitsuko的著迷,並不是肉體式,反而是異國情調的吸引,所以這段改由Mitsuko採取主動,為Louise穿上和服時,從後抱住Louis.
接下來,Louise與Mitsuko拉著腰帶的角力賽,很傳神地預言這場感情的競爭與操縱.性愛與暴力交織.在中譯本的封面,便擷取了這段場景的描述:
「(園子)看到從床單的破洞露出隆起肩膀的白色肌膚,更想狠狠地撕碎,竟然忘我的撲過去,粗魯拉下床單。.......兩人都以憎恨的激烈眼神注視著對方的臉,一秒也不移開。」(P.49)
電影則出現Louise的旁白:"One moment we were laughing, the next, we were making love."
兩人的關係慢慢呈現強烈的拉鋸佔有.原著中,兩人的魚雁往返來表現;電影裡,導演則單向販賣日本的異國情調,但總帶著走調的味道.例如,Mitsuko在家中與日本老師習字.先是知書答禮樣,老師一走便撕掉字紙.
還有一幕是Louise急切把手指伸到日本女孩的嘴裡,日本女孩出現類似口交的動作.我記得當年在台灣大學附近的大世紀戲院觀賞到這一幕,現場發出男性觀眾的一陣爆笑聲.後來Mitsuko杏眼圓瞪,反咬了Louise.
最著名的日本情調場景,是Mitsuko在室內水池邊趴著,Louise用她露著青筋,略顯蒼老的雙手,撫摸著Mistuko的身體,慢慢拉開她的衣服,顯出臀部的花紋.對話中提到那是Mistuko自己弄的"紋身".但是,Louise吻著,摸著那片"紋身"卻面露遲疑.
Mitsuko馬上翻身下水,再從水中起身與Louise交歡.當年我就覺得,那明顯是由一位高手畫在她身上.Mitsuko入水及性愛根本只是轉移Louise注意,以免繼續追究.
電影中的僕人,都知道雇主的秘密戀情,在二戶大宅地,暗地穿針引線.連旅館的女服務生對公然的女女擁抱,只奉以輕蔑一瞥.
在導演的改編劇本中,增加了二段描寫Mitsuko偏狹的佔有慾,和Louise的怯懦.言簡意賅地取代原著裡的鋪陳.
她曾在早上趁Heinz離去後,進入Louise的房間,對他們同床共枕吃味,還以死要脅不准Louise變心.Louise除了被嚇壞,更對日式自殺哲學有了第一次接觸:「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自殺.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日本的自殺代表的是勝利,而不是失敗.」用自殺來成全個人意志,如果能稱之為勝利,恐怕只是消極的自我安慰.
曾看過一篇文章如此註解這本小說的自殺哲學:「他們都認為愛的終極是死亡,而殉情是表達愛意的最佳證明.死亡/破壞,顯然是唯美主義的終極教條.」
Mitsuko還裝扮成藝妓,讓Louise傾倒在她的懷中.我不清楚導演的本意,但感覺像某種佔有的儀式.Mitsuko的表情一次比一次令人不寒而慄.
在兩人熱戀的高潮,Mitsuko的失衣事件讓劇情急轉直下.原來Mitsuko腳踏兩條船,與Benno(繪畫教授)早有戀情,為了避人耳目,順勢用Louise間的關係來「掩人耳目」.真是非常「先進的」觀點,谷崎潤一郎真認為男女婚前性行為,比女女婚外情的不倫指數更高?
Benno留下一個引子,稱Mitsuko後來情不自禁愛上Louise,因此形成三人關係的恐怖平衡.這種三人關係後來轉移到Louise-Mitsuko-Heinz.與其說,這是Mitsuko令人痛恨的雙性戀行為,不如說是她奇異的虛榮心作祟.原著提到光子曾說過:
「自己被同性的人崇拜比被異性的人崇拜時,感到最驕傲。怎麼說呢?男人看女人覺得漂亮是當然的,想到身為女人而能迷惑女人,就覺得自己真的很漂亮,而高興不已!」(P.120)
這種因不同性別而產生雙重標準的情況,原著裡的園子也發生過.她對女女婚外情的看法:「背著丈夫喜歡別的男人是不好的,但是,女人愛女人就無所謂。同性之間再怎麼親密,丈夫沒有權利干涉,我常找這樣的理由欺騙自己。」(P.63)
Louise受到這次「劈腿」事件的傷害,短暫地回到丈夫的懷抱.在原著裡,光子沒多久就利用假墮胎的故事,再度把園子控制於股掌之間.可是電影版在此時自行新增一段男同志情節,讓電影劇本有了新意.
當Louise回到異性戀的世界,竟是和Heinz聯手幫助執法單位,在家中的私人派對上,揭穿年輕鋼琴師和中年將領的男男戀情.Louise事後對文學教授表達了良心不安.女導演對這個角色有一絲絲的同情,不像在原著,老師對園子有點鄙夷的語氣.
話說飾演年輕鋼琴師的Pieter Daniel,他本人是真正的音樂人,這裡有一張近照,仍看得出他頗具同志氣質的雙眼.
原著裡更點明,連光子都知道園子知情故意不拆穿:「.....明明知道還甘心被騙,光子看穿了我裝作被騙的樣子,就厚著臉皮演戲演到底。因此,就彼此互相欺瞞.....」(P.109)
「互相欺瞞」便成了後段的主軸,而且一山還有一山,環環相騙,至死方休.
Mitsuko表示與Benno分手,與Louise重修舊好.倆人偷情的地點重回Mitsuko-Benno偷情的三流旅館.
在原著,卻是安排綿貫-光子-園子三人繼續恐怖平衡,是光子安排綿貫求見園子.綿貫認為他不是光子的最愛,為了與光子成婚而提出合約,要求雙方「互相保護」與光子的關係.園子出於自由意志,簽下合約.
在電影版,Benno像是脅迫的方式,為了搶回Mitsuko,逼Louise簽下合約,且信誓旦旦Mitsuko懷了他的孩子.
電影版找這麼陰性美的男演員飾演Benno是有原因的.原著中,園子對綿貫的第一印象是:「那個男人,的確很像光子會喜歡的那種輪廓清晰像女人的漂亮男人,眉毛淡淡的,眼睛小小的,予人狡猾感覺,我看到瞬間就覺得是「美男子呀!」的臉形。」
光子後來還提到綿貫是性無能,不是以一般男子的方式來交歡.看來,光子的同性傾向其來有自.至於園子,她也曾提及和丈夫床第不和.看來作者將同志成因歸咎於異性生理不和.
現代人姑且原諒他是30年代的男作家,同志論述和同志形象不是他的重點,只是借用這種複雜的情慾關係來闡述文學作品.
沒多久,Heinz便收到Benno的合約.他要求Heinz管制Louis.Heinz對妻子大怒,並限制其行動.Mitsuko便提議倆人用假自殺的方式,迫使Heinz接受兩人的關係.
不論假墮胎或假自殺,都是Mitsuko(光子)一貫軟化別人防線的方法,達到以退為進的目的. (還真像外交手法.)
由於Mitsuko有先進食,藥效影響不似Louis為久.早早甦醒過來,欲拉身旁的Louis,但Heinz擠進兩人之間,以身作梗阻止.結果在與Mitsuko拉扯之間,竟擦槍走火,又一人不幸成為Mitsuko裙下囚.
這一幕是當年的經典片段,觀眾很訝異為何會有怎種情節出現?原著則完全以園子夢魘般的主觀鏡頭來描述這段若有似無的幻影(P.207-P.208),電影版反而顯得過於直接,少了幽冥的原味.
進入到全新的三人關係.Mitsuko用安眠藥控制他們兩人的行為,使自已成為三人關係的中間點.由於Louise對上次假自殺的不愉快經驗,始終對安眠藥的藥效公平性抱持懷疑,並影響到最後一次自殺結果.
Mitsuko確實用藥效操控他們的關係,只等人半夜醒來,給予「寵幸」.
最後,因為那個痞子男(Benno/綿貫)或是僕人的告密,公諸於報紙,社會輿論成為破壞私人情事的壓力.原著用自殺來反抗身敗名裂的壓力.電影版則有一點點轉折.Heinz並沒有立刻被捕,反而被勸說離開柏林避風頭.他的主管在意的是與日本的外交關係,急需把Mitsuko交出.三人原本的計劃是易裝逃走,但是Mitsuko認為自己日本人的外形太明顯,一定會被抓回日本,決定集體自殺.
其實,殉情是唯一的動機嗎?對Louise,Heinz可能是肯定的,但絕不認錯的固執恐怕才是Mitsuko的主要動機.更何況,她一直是主控者,直到最後一刻都不願意放棄主控權.三個人喝下毒藥(還是過量的安眠藥?),只有Louise獨自醒來.因她擔心自已再度成為落單的受害者,出於警覺或是運氣,成為最後的倖存者.
當Louise淚眼娑娑說完故事,德國警察正準備找上文學教授.他把自己的作品交給Louise保管,旋即被捕.電影的結尾比原著還有韻味.不合當時社會的禁忌作品,交給禁忌愛惰的當事人.或許只有Louise身歷其境才能理解和接受,Mitsuko再有不值,旁人又如何置喙別人的愛情觀?
原著結尾只到園子的泣訴為止,書中的老師並沒有進一步的互動,近似於旁觀者.便有人對原著如此分析:「光子所代表的不是一種人格,而是一種存在於人際關係、家庭 (中產階級),甚至道德禮教的一種危機。這種自毀與被毀力量的潛伏性,..... 不知是否是谷崎潤一郎對那個時代的身同感受。」
如果原著真是用這種觀點定調,電影版的結尾則小小顛覆了原著,接承了歐洲30,40年代特定社交圈/文化圈的反社會愛情觀.
衍生閱讀: